有客乘槎到西域,携将佳种归中国。
遥从天上落人间,无间江南与江北。
插枝容易分根难,引蔓何妨多接竹。
初看叶吐金,忽讶丛堆粟。
蛇虺纵复横,蛟龙往仍复。
薰风自南来,雨脚收三伏。
水晶倒垂,骊珠夺目。
马乳千堆,鸳浆百斛。
味兼醍醐,价重𨤍醁。
久渴既枯,高卧方足。
请进一柈,目馋于腹。
忆昔陈叔达,尝亲感主哭。
复有李元臣,持献表芹曝。
千载忠孝名,后世谁能续。
鄙哉孟扶风,一斗换州牧。
张让亦何人,姓氏污简牍。
横泾陈公名太守,贤孙磊落人如玉。
传家既巳饫诗书,更有馀闲工戏墨。
殷勤写赠友梅翁,属我题诗诗满幅。
咀毫不觉口流涎,忽报翁家酒新熟。
诗句:有客乘槎到西域,携将佳种归中国。
译文:有位客人乘坐着木筏到达了西域,带着一些珍贵的植物种子回到中国。
注释:“有客乘槎”是说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乘槎”是一种木筏,“到西域”是指到达西域这个地方,“佳种”指的是珍贵的植物种子。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远方的客人带着珍贵的植物种子回到中国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这位客人和他所带回的珍贵植物种子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文化的好奇和向往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
第二句:遥从天上落人间,无间江南与江北。
译文:这些植物种子是从天空中飞来的,横跨了长江南北两岸。
注释:“遥从天上落”是指那些植物种子是从天而降的,“无间”表示没有界限或限制,“江南与江北”是指中国的南部和北部地区。
赏析: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那些珍贵的植物种子从天空中飞来,跨越了长江南北两岸的景象。这不仅展现了植物种子的巨大魅力,也象征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无限可能性。
第三句:插枝容易分根难,引蔓何妨多接竹。
译文:移植这些植物时,插枝容易,但分离根难;连接藤蔓时,可以多种几根竹子。
注释:“插枝”、“分根”、“引蔓”、“接竹”都是指移植和连接植物的行为。
赏析:诗人在这句中强调了移植和连接植物的困难程度。插枝容易,但分离根难,这可能意味着这些珍贵的植物种子具有独特的生命力,难以被完全分离。而连接藤蔓时可以多种几根竹子,则体现了诗人对这种文化传播方式的认可和赞赏。
第四句:初看叶吐金,忽讶丛堆粟。
译文:最初看到叶子上吐露出金色的光泽,忽然发现它们像堆积的谷粒一样密集。
注释:“初看叶吐金”是指初次观察这些植物时,叶子上似乎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忽讶丛堆粟”是指忽然发现它们的叶片密集如同堆积的谷粒。
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这些植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叶子上的金色光泽和叶片的密集程度都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第五句:蛇虺纵复横,蛟龙往仍复。
译文:这些植物就像蛇虺和蛟龙一样,无论怎样变化都能重新出现。
注释:“蛇虺”是指毒蛇或者毒蛇的样子,“蛟龙”是指龙或者龙的样子,“纵复横”指的是它们能够自如地变换形态,“往仍复”表示它们能够再次出现。
赏析: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赞美了这些植物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它们如同毒蛇、龙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重新出现,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第六句:薰风自南来,雨脚收三伏。
译文:清凉的南风自南方吹来,炎热的天气逐渐消退。
注释:“薰风”是指清新的空气或者凉爽的风,“雨脚”是指雨水的落下,“三伏”是指夏季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赏析:诗人描绘了夏日炎炎时的气候变化,南风带来了清凉的气息,预示着炎热天气即将过去。这种变化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舒适,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七句:水晶倒垂,骊珠夺目。
译文:水晶球倒立下来,骊珠闪耀着光芒。
注释:“水晶”是指透明晶莹的水晶体,“骊珠”是指美丽的珍珠,“倒垂”是指垂直下落,“夺目”表示光彩耀眼。
赏析: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水晶球和骊珠的美丽景象。水晶球倒立下来,骊珠闪耀着光芒,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第八句:马乳千堆,鸳浆百斛。
译文:马奶上千堆,鸳鸯酒百斛。
注释:“马乳”是指马奶制作的饮料,“鸳浆”是指鸳鸯酒,“千堆”表示数量众多,“百斛”表示容量巨大。
赏析:诗人描绘了丰盛的宴席场景,马奶和鸳鸯酒的数量众多,给人一种丰盛的感觉。这样的宴席不仅是对美食的展示,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
第九句:味兼醍醐,价重𨤍醁。
译文:味道相当于醍醐,价值重于𨤍醁。
注释:“醍醐”是指纯牛奶制成的乳制品,“𨤷醁”是指一种美酒,“味兼醍醐”表示口感极佳,“价重𨤍醁”表示价值昂贵。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赞美了这些珍贵植物的味道和价值。它们的味道鲜美无比,价值昂贵如美酒,让人无法抗拒。
第十句:久渴既枯,高卧方足。
译文:长时间的渴望已经满足,高枕无忧才能安心休息。
注释:“渴”在这里指的是渴望或需求,“高卧”表示高枕无忧地躺下睡觉,“方足”表示足够了或满足了。
赏析: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满足和安逸。长时间的渴望已经得到满足,现在能够高枕无忧地休息,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感。
第十一句:请进一柈,目馋于腹。
译文:请您品尝一小碟子,眼睛看着它流口水。
注释:“一柈”是指一小碟子,“馋”表示渴望或喜爱,“腹”指的是肚子。
赏析:诗人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食物的喜爱之情。他邀请他人一起品尝美味的食物,并形容自己看到食物时眼睛流口水的样子。这是一种对美食的热爱和欣赏。
第十二句:忆昔陈叔达,尝亲感主哭。
译文:回想起陈叔达曾经亲自感受过君主的哭泣。
注释:“陈叔达”是指唐代的大臣陈叔达,“感主哭”表示感受到君主的悲伤和痛苦。
赏析:诗人回忆起历史上的一个事件,陈叔达曾经经历过君主的哭泣。这表达了他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怀念之情。
第十三句:复有李元臣,持献表芹曝。
译文:又有李元臣持着献上表文的芹菜向朝廷汇报工作。
注释:“元臣”是指李元臣,“表芹”是指表文和芹菜的组合,“曝”表示公开展示或汇报。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李元臣的行动,展现了他的忠诚和敬业精神。他不仅在私下默默努力工作,还敢于公开向朝廷汇报自己的工作成果。这是对李元臣的赞美和肯定。
第十四句:千载忠孝名,后世谁能续?
译文:千载传颂的是忠孝之名,后代谁还能继续这种荣耀?
注释:“忠孝名”是指忠君尽孝的名声或荣誉,“继”表示延续或接续。
赏析:诗人感慨历史的传承和延续,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担忧和期待。他认为忠孝的名声是千载以来传颂的荣耀,希望后代能继续这种荣耀。这是对历史传承的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十五句:鄙哉孟扶风,一斗换州牧。
译文:真是个愚蠢的人啊!用一杯酒就能换来一个州牧的职位。
注释:“鄙哉”表示愚蠢或鄙陋的意思,“孟扶风”是指汉代的一位名士孟福祥,“一斗换州牧”表示用一杯酒就换来了一个州的太守职位。
赏析:诗人通过讽刺的语气表达了对某些行为的不满和批评。他用孟福祥的例子来说明这种行为的愚蠢和不合理,同时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反感和谴责。这是对不道德行为的批评和抵制。
第十六句:张让亦何人,姓氏污简牍。
译文:张让这个人又是谁,他的字号竟然玷污了简牍上的文字。
注释:“张让”是指东汉末年的宦官张让,“简牍”是指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或木片。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张让这一人物的看法和评价。他认为张让是一个不值得一提的人物,其行为甚至玷污了文字的尊严。这是对社会不良现象的谴责和批判。
第十七句:横泾陈公名太守,贤孙磊落人如玉。
译文:陈公担任着太守的职务,他的儿子们个个贤良正直,像美玉一样受人敬仰。
注释:“横泾陈公”是指陈霸先的父亲陈蒨的儿子陈慧度(曾任交州刺史、广州刺史),“太守”是指地方行政长官。“贤孙磊落人如玉”表示陈慧度的子孙们个个贤良正直,如同美玉一般受人敬仰。
赏析:诗人通过对陈公家族的描述,展示了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地位。他赞扬了陈公家族的优秀品质和高尚品德,同时表达了对他们子孙们的敬仰之情。这是对家族美德的传承和发扬。
第十八句:传家既巳饫诗书,更有馀闲工戏墨。
译文:传家已饱读诗书,还有闲暇从事绘画创作。
注释:“传家既巳饫诗书”表示家族已经饱读了诗书的知识,“有余闲工戏墨”表示除了读书之外还有余暇进行绘画创作。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家族传统和文化传承的自豪感以及对自己艺术修养的自信。他认为自己家族已经具备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还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其他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