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古时楼,江山今宛然①。
气吞云梦泽,烟断汉阳天②。
人家星散聚③,鸟道水蹁跹④。
登临询风土⑤,客思感流年。
诗云:
黄鹤一去不复返,
江山犹自映江流。
气吞云梦泽,烟断汉阳天。
人家星散聚,鸟道水蹁跹。
登临问风土,客思感流年。
注释:
首句“黄鹤古时楼,江山今宛然”直接点明了诗人登临的地点——黄鹤楼。诗人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引出了对古代传说中仙人乘鹤归去的追忆,以及黄鹤楼历经岁月沧桑后的风貌。
颔联“气吞云梦泽,烟断汉阳天”则进一步描写了黄鹤楼周边的自然景色,云梦泽的广阔与汉阳天的遥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黄鹤楼的壮丽与高远。
颈联“人家星散聚,鸟道水蹁跹”,转而描绘了黄鹤楼周围居民的生活情景和水上的鸟道,给人以宁静而又生动的感觉。
尾联“登临问风土,客思感流年”则表达了诗人在登临黄鹤楼时的心情变化,既询问这里的风土人情,又感慨时光的流逝。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本首《登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黄鹤古时楼,江山今宛然
气吞云梦泽,烟断汉阳天
人家星散聚,鸟道水蹁跹
登临询风土,客思感流年
首联“黄鹤古时楼,江山今宛然”,首先以黄鹤楼这一历史遗迹为切入点,通过对黄鹤楼的描述引发出对历史的追溯。黄鹤楼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建筑,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标志,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在这里,黄鹤楼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和想象空间的起点。
颔联“气吞云梦泽,烟断汉阳天”则进一步描写了黄鹤楼周边的自然景色,云梦泽的广阔与汉阳天的遥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黄鹤楼的壮丽与高远。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豪迈与豁达。
颈联“人家星散聚,鸟道水蹁跹”转向了对黄鹤楼周边居民生活的描述。诗人注意到了人们在黄鹤楼上的活动和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鸟道水蹁跹”一句也增添了诗歌的动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尾联“登临问风土,客思感流年”则表达了诗人在登临黄鹤楼时的心情变化。一方面,诗人通过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来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这种询问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思念和眷恋。同时,“客思感流年”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哀叹和无奈。
《登黄鹤楼》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感情和哲理的佳作。通过对黄鹤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