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面面削芙蓉,只尺犹疑千万峰。
野草逢春都是药,碧潭和雨半藏龙。
池开锦镜晴波阔,路入珠林暖翠重。
试采新茶寻涧水,一双玄鹤下高松。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以及相应的赏析:
游雪窦寺
诗句:
青山面面削芙蓉,只尺犹疑千万峰。
野草逢春都是药,碧潭和雨半藏龙。
池开锦镜晴波阔,路入珠林暖翠重。
试采新茶寻涧水,一双玄鹤下高松。
译文
- 青山四面环绕,仿佛是层层削去的芙蓉。山的高度仅数尺,但仍然怀疑它有千万座山峰。
- 春天来临,野草也变成了药材,碧潭在雨水的滋润下半藏半露着龙的形状。
- 打开池塘就像打开一面镜子,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道路进入珠树林,暖绿的树木显得更加浓密。
- 尝试采摘新茶,寻找流淌在山谷中的清泉,一队白色的大雁从高高的松树上落下。
注释
- 青山面面削芙蓉:形容群山连绵起伏,如芙蓉般层层叠叠。
- 只尺犹疑千万峰:形容山虽不高,但给人一种山连山的感觉。
- 野草逢春都是药:春天到来,野草也能成为药材。
- 碧潭和雨半藏龙:碧绿的潭水和细雨中隐约可见龙的形象。
- 池开锦镜晴波阔:比喻水面像镜子一样明亮,波纹宽广。
- 路入珠林暖翠重:道路如同穿行在珍珠般的树林里,周围树木繁茂。
- 试采新茶寻涧水:尝试采摘新茶并寻找流淌在山谷中的清泉。
- 一双玄鹤下高松:描述一群白色大雁飞过高高的松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雪窦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将青山比作芙蓉,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层叠的效果;“只尺犹疑千万峰”则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了山峰之高远。第二句写春草为药,反映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力量。第三句以碧潭和雨喻龙,表现了山水间龙的踪迹难以捉摸。第四句用锦镜、珠林来比喻水面和道路的美丽。最后两句则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以及大雁飞过的场景,增添了诗意和动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