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刹临鲛室,孤峰峙海门。
浮云千仞碧,落日半江昏。
白雪怜巴调,青山惜酒尊。
明朝相忆处,只在海潮轩。
【注释】
寺刹:寺庙,佛塔。鲛室:传说中鲛人在海中建的住宅,这里指大海。孤峰峙海门:形容山势高耸入云。落日半江昏:夕阳映照在江面上,一半是红的,一半是黄的,天色昏暗。青山惜酒尊:青山爱惜美酒。巴调:指《巴渝曲》。相忆处:分别时思念对方的地方。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诗人以送别陈贞父而作,写自己对陈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与好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前两句描写海潮轩的景色,后两句写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情景和心情。
首句“寺刹临鲛室”,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寺刹”指的是寺院中的建筑,“临”字写出了其高耸、雄伟的特点。“鲛室”是神话中鲛人的住所,传说他们住在海底,因此此处用“鲛”代指大海。“孤峰峙海门”一句描绘了海潮轩的高峻,山峰直指海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山海的壮阔。
第二句“浮云千仞碧,落日半江昏”,通过描绘天空的景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句诗中的“千仞碧”、“半江昏”都是用颜色来描绘景物,形象地描绘出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江面的景象,使人仿佛能看见太阳逐渐落下的情景。
第三四句“白雪怜巴调,青山惜酒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这里的“雪”指代的是白雪,也就是《巴渝曲》中的一种曲子。“怜”在这里是一个动词,表示珍惜、怜爱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首曲子的欣赏和喜爱。另外,诗人还把友人比作是青山一样的人,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深眷恋。
最后一句“明朝相忆处,只在海潮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想起你,我就会想起这个地方——海潮轩。这一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也表达了对未来相见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