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攀跻路,千峰与万峰。
问天穿雨密,破石度云重。
雾隐迷全豹,山灵泽亢龙。
莫辞登绝巘,着处见从容。
【注释】
黄檗:山名,在江西省。
千峰万峰:形容山峰很多。
穿雨密:穿行在密集的雨中。
度云重:越过厚厚的云雾。
雾隐迷全豹,山灵泽亢龙:指云雾弥漫,使人难以看清全豹;山神灵异,能够控制亢龙。
登绝巘:登上最高的山峰。着(zhuó)处见从容:到达山顶时显得轻松自如、从容不迫。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历庐山时所作,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首联“不识”两句写景。写诗人来到庐山,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峰,不知如何攀援上登。这一句以问天起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路的险峻,突出了攀登之难。颔联“问天”两句写景。这是写登山途中的景象。由于山中云雾缭绕,视线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一片白茫茫的雾海。而在这茫茫的雾海中,又夹杂着浓密的雨点。这两句通过描写云雾和雨点,进一步突出了山路的艰险。
三联写登临绝顶后的感受。“雾隐迷全豹”,是说因浓雾遮没了山色,连全豹都看不清楚;“山灵泽亢龙”,是说山神灵异,能够使亢龙(大鱼)潜伏在水底。这里,诗人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庐山的无限赞美之情。颈联“莫辞”两句写景。诗人面对险峻的山路,毫无畏惧,毫不犹豫地继续前行,终于登上了最高峰。“莫辞”二字表明了诗人不怕艰难险阻的豪迈气概。“着处见从容”,是说到达山顶后,心情变得十分舒畅平静,从容自得。尾联抒情。诗人登上山顶,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风光之后,感到心旷神怡,精神愉快。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咏道:不要推辞去登那最高的山峰吧!到了山顶上,就能见到那从容自在的神态了。
本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具体描绘,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