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寒烟销柳条,几株残缕况飘飖。
章台旧梦羞蛾黛,绣阁深歌怯舞腰。
驿路秋高忘折赠,灞桥月白怨征轺。
封侯莫遣还相忆,来日东风信未遥。

【注】:

陌上寒烟销柳条,几株残缕况飘飖。——陌:田间小路;销:消减;柳条:指柳树叶;几:表示估计;残缕:凋零的柳枝;飘飖:飘扬;

章台旧梦羞蛾黛,绣阁深歌怯舞腰。——章台:汉皇宫门名,这里借指长安;羞蛾黛:羞于用红黛妆饰;绣阁:指华丽的宫殿;深歌:低吟;怯舞腰;害怕舞动腰肢;

驿路秋高忘折赠,灞桥月白怨征轺。——驿路:古时传递公文和来往行人的大道;秋高:秋天,天高气爽;忘折赠:不拘礼节地赠送;灞桥:在今陕西省境内,因在灞水边而得名;征轺:使者的乘马。征:出征;

封侯莫遣还相忆,来日东风信未遥。——封侯:取得爵位;莫:不要;遣:使;还:回;相忆:相互思念;来日东风信未遥:希望明天的南风能把我的信送到远方的朋友手中。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任左拾遗,与友人岑参有唱和之交。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岑参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景结情,意境清丽,风格婉约,含蓄隽永。

首联描写了一幅“寒烟销柳条”的图景,诗人通过描绘出一片萧索、凄冷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颔联则通过描绘出一幅“章台旧梦羞蛾黛”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出一幅昔日繁华的长安城的景象,以及那些曾经陪伴在身边的人和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

颈联中诗人又通过描绘出了一幅“灞桥月白怨征镳”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月色朦胧的灞桥景象,以及那曾经陪伴在诗人身边的坐骑,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不舍和感伤。

尾联中诗人又通过描绘出一幅“封侯莫遣还相忆”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出一幅功名成后就不要再回来的豪言壮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自信。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