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耳外声,马驿怀中泪。
肠断剑门锋,何关花鸟事。
【注释】渔阳:即蓟州,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北。马驿:古驿名,在今河北怀来县北。锋:山名。剑门关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
译文
从蓟州传来的战鼓声和从马驿传出的哭泣声,都与花鸟无关。
赏析
此诗为“五言绝句”,四句中各用一个典故。《旧唐书·王之涣传》载:“(王)之涣,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善属文,尤工于诗。尝饮醉登太原楼,因赋《登鹳雀楼》诗,自序云:‘时阅武楼上,兵卫甚严,下临城阙,有似仙构,非人情所履,故作是诗,以寄其志云。’”可见王之涣不仅擅长写诗,而且喜欢饮酒,经常喝醉酒后登上高楼观赏美景。这首诗即是他登高观景后的所见所感。
首二句说蓟州(今北京市)传来的战鼓声,马驿中传出的悲哭声,都是诗人听到而感到伤心的事情,所以诗人用“耳外声”、“怀中泪”来形容这些声音对诗人产生的影响。“渔阳”,是边地重镇,也是边塞之地。唐代安禄山起兵反叛后,曾攻陷渔阳。“渔阳耳外声”一句中的“耳”字,既指诗人自己的耳朵,又暗指蓟州、马驿。“耳外声”即指战鼓声,“马驿泪”则指悲哭声。诗人听到这些声音,自然会感到伤心,所以用了两个“声”字,一个强调声音,一个强调听者的感受。这两个“声”字,一实一虚,一明一暗,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效果。
“肠断剑门峰,何关花鸟事。”这是全诗的重点所在。前两句是诗人登高观景后的所见所感,这两句话则是诗人登高观景之后的所思所悟。“肠断”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民族安危的深切忧虑之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看到剑门山上的险峻形势,想到国家的危亡局势,我不禁为之悲痛欲绝!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关心国事、忧心忡忡的心情。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话,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它通过登高观景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民族安危的深切忧虑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边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