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帘卖酒肆,居傍锦城陬。
涤器何曾耻,当垆不解羞。
桃花红映面,杨叶翠侵眸。
多谢来沽客,寻常醉即休。
【译文】
青帘下的酒馆,在锦城的角落边。
洗涤器皿从不羞耻,卖酒不感到羞涩。
桃花映红她的面庞,杨叶翠绿侵满眼睛。
多谢来买酒的客人,常言酒醉便休。
注释:当垆(lú)——指卖酒。垆,古代酒肆的柜台。居傍(bàng)——在近旁。锦城,即成都,因成都有“锦官城”之称。涤器——洗涤器皿。何曾——从不曾。解——懂得,明白。羞——害羞,觉得羞耻。桃花红映面——用桃花比喻女子的脸。红映面,形容脸色红润如桃花。杨叶翠侵眸——用杨树叶来形容眼睛的颜色。翠,绿色。侵,沾湿。眸:眼睛。谢——谢绝。来沽(gū)客——前来买酒的人。沽,买,这里指买酒。寻常——常常,经常。醉即休——一醉便罢休。
赏析:此为成都名妓薛涛所作《当垆行》诗中的一首。这首诗是写一个卖酒的女子,通过描写她的形象和行为,来表现其对酒的热爱及与顾客之间亲密的关系,并表现出诗人对这位女店主的同情。
首句“青帘”是卖酒人家的幌子,青布所制,颜色鲜明;“卖酒”二字点明主题。次句写这家酒馆坐落在锦城的一角,锦城乃成都旧称,所以这句也暗示了诗人的籍贯或当时所在的城市。三、四句则写这位女店主的性格:她卖酒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耻之处,而卖酒却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羞之事。这两句以“何曾羞”和“不解羞”形成反义,突出了她卖酒人的身份特点:既无羞耻之感,又没有羞愧之心。“洗器”和“解羞”是两种相反的心态,前者是坦然、自信的表现,后者则是自惭形秽的表现。“洗器”和“解羞”在这里是互文的,都是表现这位卖酒女店主性格的两个侧面。
接下来三句写她的容貌和神情:“桃花红映面”,形容她的脸色像桃花那样红润;“杨叶翠侵眸”,形容她的眼色像杨柳叶那样翠绿。这两句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位女店主美丽的容貌和她那种自然、恬静的神情。
最后一句“多谢来沽(jiù)客,寻常醉即休”,写她对前来买酒的客人表示感谢,表示自己虽然卖酒却很会喝酒。这句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不仅表明了这位女店主对客人的感激之情,而且也表现了她那种随和、爽朗的性格。
这首诗通过对薛涛及其卖酒女店主的描绘和表现,表达了人们对这种真挚、纯朴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情趣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