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山上绿氤氲,山下词人买屐纷。
雾锁天南豹乍隐,烟笼郭北日难分。
千秋兵气随流歇,一曲渔歌夹岸闻。
无限沧桑慵极目,雁声嘹呖度春云。

【注释】

集登高山:指杜甫的《登高》诗。“集”即“集于”,“登高”是题目,“高山”是诗中的地名,此处泛指高高的山峰。大潭山:在四川彭县,因山上有大潭而得名。“绿氤氲”是形容山上郁郁苍苍,绿意盎然。“下词人”是说山下有文人雅士聚集。“买屐”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即穿着木屐到山水游玩。“雾锁天南豹乍隐”,这是描写山中云雾缭绕,山豹突然隐匿的情景。“烟笼郭北日难分”,这是写山外烟雾弥漫,太阳被云彩遮挡,难以分辨。“千秋兵气随流歇”,这是说千年的战乱已经结束,留下的只有淡淡的硝烟味道。“一曲渔歌夹岸闻”,这是写江边的渔民正在放歌。“无限沧桑慵极目”,这是说作者对世事变迁已不关心,懒得去眺望远方。“雁声嘹呖度春云”,这是说远处的大雁叫声嘹亮,仿佛在穿过春天的天空。

【译文】

登上大潭山只见一片葱茏翠绿,山下聚满了游人的诗人都纷纷买上了木屐。

雾气笼罩了天南一带,山中豹子忽然隐藏不见,烟雾笼罩住城郭北边,太阳似乎难以分辨。

历经千年的战争已经结束,只留下淡淡的硝烟味道;江边的渔夫正在放歌,悠扬动人。

我对这世间的兴衰荣辱早已厌倦,懒得去眺望远方。大雁的鸣叫声清脆响亮,仿佛穿越春天的天空。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其时他已在夔州定居。夔州地处川东山区,山势险峻,景色优美。杜甫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晚年时光,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此诗即是其中之一。全诗通过对大、小两种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幻莫测、人生短暂易逝的感慨。首联写登上大潭山所见之景,颔联写山中之景,颈联写山下之景,尾联写江上之景。全诗意境开阔而深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