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忽玩世,浮沉随时。
不清不和,匪惠匪夷。
滑稽自贤,俳优是视。
讽谏时益,吾差有取。
【注释】
东方朔:西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侍从官。他善于诙谐幽默,能言善辩。
傲忽玩世:指不拘泥于世俗的规矩,任性而为,玩世不恭。
浮沉随时:指人随遇而安,没有固定的处世态度。
不清不和:指人性情不刚不柔,既不能刚毅也不能柔和。
匪惠匪夷:指人不聪明,不机灵。
滑稽自贤:指以滑稽为手段,显示自我的聪明才智。
嘲谏(cháojiàn)时益:指用讽刺的语言劝谏皇帝不要沉迷于享乐。
吾差有取:指我的看法与上述观点有所不同。
【赏析】
这首诗是《古像赞》中的第205首。东方朔是西汉前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善于诙谐幽默,能言善辩,为人也机智风趣,常常在朝廷上以机智对答皇上,使皇上开怀大笑,因而得到皇帝赏识。这首《古像赞》就是赞美东方朔机智风趣的一面。
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傲忽玩世, 浮沉随时”,是对东方朔性格的概括;后两句“不清不和, 匪惠匪夷”则是对他行为的评论。这两句中,“不清不和”是指人既不刚强也不柔弱,既不机灵也不迟钝;“匪惠匪夷”则指人既不聪明也不糊涂。《古像赞》中常用此二语来讥笑那些行为乖张,不近情理的人。
诗中最后说“滑稽自贤,俳优是视,讽谏时益,吾差有取”,意思是说他以滑稽为手段,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他经常用讽刺的语言劝谏皇帝不要沉迷于享乐。我认为这些看法与我的观点有些出入,所以这里说“吾差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