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穆太宗,躬修玄默。
抚世以柔,化民以德。
其俗肫肫,其功泯泯。
三代之后,孰如帝仁。
汉文帝(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西汉的第四位皇帝,名刘恒,是文帝赵充国和皇后窦氏的儿子。他以仁孝之名闻名于世,他在位期间施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句解读:
“穆穆太宗”:“穆穆”一词常用来形容庄严或严肃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文帝的形象或气质。“太宗”则是指开国皇帝,这里指的是文帝。此句描绘文帝庄重、威严的形象。
“躬修玄默”:“躬修”意为亲自修行或修养,“玄默”指内心的宁静和深沉。这句诗表明文帝亲自致力于内心的修养,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抚世以柔”:“抚”字在这里有安抚、治理的意思,“世”指的是社会或世界。“以柔”表示通过温和的方式来处理事物,这反映了文帝在治理国家时的柔和与宽容。
“化民以德”:这里的“德”指的是道德和德行,表明文帝通过自身的德行来感化民众,使民众受到正面的影响。
“其俗肫肫”:这里的“肫肫”用来形容淳朴厚道的性格特点。说明文帝统治下的民间风俗朴实厚道,体现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怀与尊重。
“其功泯泯”:虽然文帝的政策和成就广为人知,但这里“泯泯”可能意味着这些成就是自然而然地达成的,而不是刻意为之。
“三代之后,孰如帝仁”:“三代”通常指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这句话表达了对文帝仁政的赞美,认为在历代之中,文帝的仁政最为突出。
译文:
穆穆的太宗,亲自修行内心的宁静,
以温和的态度治理世间之事,推广道德。
他的民风淳朴敦厚,他的成就默默无闻。
在三代之后的众多帝王中,谁能比得上汉文帝的仁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汉文帝的赞颂,展现了其治国理念的精髓。文帝的仁德政策,不仅让国家安定繁荣,也给人民带来了幸福的生活。这种以德治国的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此外,诗中还体现了古代诗歌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传统手法——通过具体的动作和性格特征来描绘人物形象,使得诗中的文帝显得更为立体、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