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兴有孤亭,居贫亦自清。
野花当槛落,山鸟近人鸣。
雅意师樊子,多才愧长卿。
此心无俗累,永夜月同明。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先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最后对所赏析的诗句进行鉴赏分析。
本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在孤亭寄兴,居贫自清,野花当槛落,山鸟近人鸣,雅意师樊子,多才愧长卿等句子中都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寄兴有孤亭”“居贫亦自清”:寄情于孤亭之中,虽然生活贫困,但也能保持自己的清白。寄寓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仍能保持高洁、清白的高尚品质。
“野花当槛落”“山鸟近人鸣”:野花落在窗前,山鸟在窗边啼叫。这两句描绘出了作者闲适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雅意师樊子,多才愧长卿”:我高雅的志趣,可以比作《楚辞》里的屈原,我的多才,不如司马相如。这里诗人以“樊子”比喻自己,以“长卿”比喻司马相如。表现了作者谦虚好学的品格。
“此心无俗累,永夜月同明”:我的心无世俗烦扰,即使黑夜里也如同明亮的月亮一样。这里诗人以自己为喻,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纯洁与坦荡。
【答案】
寄兴有孤亭,居贫亦自清。
野花当槛落,山鸟近人鸣。
雅意师樊子,多才愧长卿。
永夜月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