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迢递已多年,犹见孤峰锁碧川。
日色才暝波欲起,秋声半老鹤初还。
凌虚坐啸千山绿,返照长随万井烟。
昔日金牛今浪说,呦呦双鹿几人传。
金牛晚眺
古城迢递已多年,犹见孤峰锁碧川。
日色才暝波欲起,秋声半老鹤初还。
凌虚坐啸千山绿,返照长随万井烟。
昔日金牛今浪说,呦呦双鹿几人传。
注释:
- 古城:指古代的长安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迢递:遥远、漫长。犹见:仍然可见。孤峰:孤独的山峰。锁:守护。碧川:清澈的河流。日色:太阳的光芒。暝:天色昏暗。波:指波浪。起:升起。秋声:秋天的声音。半老:指一半年岁。鹤初还:指白鹤回到山林。凌虚:指高悬在空中。坐啸:坐在高处大声呼啸。千山绿:形容山上绿色的树叶非常多。返照:夕阳的余晖。长随:始终跟随。万井烟:指众多村庄的炊烟。
- 昔日金牛今浪说,呦呦双鹿几人传。
译文:
古老的长安城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仍然可以看见孤独的山峰守护着清澈的河流。太阳刚刚落山,波浪就要升起来,秋天的声音也变得有些老迈,白鹤刚刚返回山林。站在高处大声呼啸,千山都是绿色的,夕阳的余晖始终伴随着万井的炊烟。曾经的金牛现在已经被人们当作传说来谈论,那对双鹿的故事也只有少数人能够知道。
赏析:
这首诗以“金牛晚眺”为题,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登上古城之巅,俯瞰远方的景象。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首句“古城迢递已多年”,诗人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表达了对古城历史的感慨。这里的“迢递”一词,既形容了古城的遥远,又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紧接着,“犹见孤峰锁碧川”一句,诗人用“犹见”一词,表达了即使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但那些孤独的山峰依然守护着清澈的河流。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尊重。
第二句“日色才暝波欲起”,则描述了夕阳西下,波光粼粼的情景。这里的“暝”字,形象地描绘了夕阳的柔和与美丽。而“波欲起”则表达了一种动态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与生机。同时,这句诗也暗含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第三句“秋声半老鹤初还”,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秋声半老”形容了秋天的成熟与宁静,而“鹤初还”则描绘了白鹤回归山林的场景。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和谐。
接下来的四句诗,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景色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其中“凌虚坐啸千山绿”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高远情怀,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而“返照长随万井烟”一句,则描绘了夕阳余晖洒满大地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的两句诗“昔日金牛今浪说,呦呦双鹿几人传”,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与传说的感慨。这里的“金牛”和“双鹿”分别代表了历史与传说,而“浪说”和“几人传”则表达了人们对这些传说的遗忘与忽略。这两句诗既揭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