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与人如待,居随岫势缘。
谽谺非隔世,灌莽别藏天。
庭满初秋月,江分未曙烟。
诗成妨定境,蛰燕共幽偏。
摄山
地与人如待,居随岫势缘。
谽谺非隔世,灌莽别藏天。
庭满初秋月,江分未曙烟。
诗成妨定境,蛰燕共幽偏。
注释:
摄山:即栖霞山,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地与人:指自然界的景色与人的心境相互融合,仿佛大自然与人融为一体。
如待:如同等待着什么。
居随岫势缘:居住的地方随着山势而建,与自然景观相依存。
谽谺(zhōu sōng):指山间小路,亦作“谾谺”。
非隔世:不是与世隔绝。
灌莽(gǔ mǎo):草木丛生。
别藏天:别有一番天籁之音。
庭满初秋月:庭院中满是初秋的月光。
江分未曙烟:江面上的雾气还未散去,黎明前的烟雾弥漫。
诗成妨定境:诗歌完成之时,原本宁静的心境被打破。
蛰燕共幽偏:像蛰居的燕子一样,共同在幽暗的角落度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栖霞山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人以“地与人如待,居随岫势缘”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了自然景观的重要性。接着,诗人又以“谽谺非隔世,灌莽别藏天”来表达自己对自然世界的深刻感受,认为大自然的美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庭满初秋月”和“江分未曙烟”都传达出一种静谧、深沉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转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成妨定境,蛰燕共幽偏”既表现了诗人创作时的专注和投入,也揭示了他对于生活中平淡而真挚的情感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