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低颤倚愁看,点点湘纹飒雨残。
朱箔任欹钗尚缓,露檐偷立唾微寒。
玉儿到死香为骨,倩女匀妆泪作瘢。
有底心情酬未了,凉蟾还似趁幽单。

【注释】:

  1. 秋荷效李锦瑟(秋荷):《李凭箜篌引》诗中,有“李凭手中抱箜篌”和“吴丝蜀桐张高秋”的诗句。这里化用李贺诗中的意境,以表现秋荷之态。
  2. 效:摹仿,模仿。
  3. 李锦瑟:《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青天,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4. 其二:李商隐诗中常以“其二”表示诗的第二首或次一首。
  5. 低颤:摇曳。
  6. 倚愁看:因忧愁而斜靠。
  7. 湘纹:指湖南洞庭湖一带的湘江流域。湘江两岸多出产美玉,故称湘纹。
  8. 飒雨残:飒,形容风吹动水面的声音。飒雨,风中带雨声,雨打荷叶上。
  9. 朱箔:红色的帘子。
  10. 钗尚缓:梳妆用的金钗还稍为松垂。
  11. 露檐:露滴在屋檐上的水珠。
  12. 玉儿:荷花。
  13. 倩女:仙女。
  14. 匀妆:化妆。
  15. 香为骨:荷花的香气犹如花骨朵一般。
  16. 倩女匀妆泪作瘢:仙女化妆时流下的泪水如同泪痕。
  17. 凉蟾:月亮,月色清冷如蟾蜍。
  18. 趁幽单:形容月亮明亮、清澈,仿佛独自在黑暗中闪烁。
    【赏析】:
    这是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全诗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情景相生,韵味深长。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从整体上看,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荷花写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富有诗意。
    首联“秋荷效李锦瑟”,以“效”字起兴,将荷花喻为李贺所写的“秋荷”来写。此联描写了荷花在秋风中摇曳的样子。“低颤”,形容荷叶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倚愁看”,形容作者倚着栏杆看着秋天的荷花,因为秋天到了,荷花即将凋谢,所以作者才会倚着栏杆看着它们。“点点湘纹飒雨残”,描写了荷叶被秋雨打湿后的样子。“点点”,形容雨点滴在荷叶上的样子,“飒雨”则形容雨声急促,像飒飒的风声一样。“湘纹”,指湖南洞庭湖一带的湘江流域,那里的水乡景色很美丽。这里的“湘纹”指的是湖南的山水画。最后一句“飒雨残”,描写了雨点打在荷叶上的声音,使整首诗显得更加优美动人。
    颔联“朱箔任欹钗尚缓,露檐偷立唾微寒”,描写了荷花在风雨中摇曳的样子。“朱箔”,红色的帘子,这里用来比喻荷叶的红色;“钗尚缓”,形容梳妆用的金钗还稍为松垂,暗示着荷花已经凋谢了;“露檐偷立”,意思是荷花趁着雨势未大,悄悄地站在一旁,不敢太靠近池塘中心。这句诗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荷花在风雨中摇曳的样子,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玉儿到死香为骨,倩女匀妆泪作瘢”,描写了荷花凋谢后的样子。“玉儿”,指荷花的花瓣,这里用来形容荷花的美丽;“倩女”,指仙女,这里用来形容荷花的美丽;“匀妆”,指化妆,这里用来形容荷花的凋谢;“泪作瘢”,是指泪痕留在花瓣上的痕迹,就像眼泪一样。这句诗通过对荷花凋谢后的样子进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尾联“有底心情酬未了,凉蟾还似趁幽单”,描写了诗人的心情。“凉蟾”是指明亮的月亮,这里用来形容夜色中的月亮;“趁幽单”的意思是月光皎洁明亮,就像独自一人在黑暗中闪耀一样。这句诗通过月光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使整首诗更加含蓄、深沉。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荷花的形态、颜色、气味以及在风雨中摇曳的样子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又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景,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