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愁看雨雪雰,无凭烛曜待朝昕。
同心携手将何往,痛哭裁书那可云。
鬼刹丛中千杵下,甘棠亭侧一杯分。
荒榛寒夜低声泣,咽绝因风久始闻。
【注释】
感往 其二:感叹往昔
淼淼:水深貌。这里指心情愁绪。
雨雪雰(fēn):雨夹雪的雾气,雰,同“氛”。
烛曜:蜡烛发光。朝昕:早晨。昕,日出时。
同心携手:共同携手,表示心意相通。将何往:《诗经》中有“同心之言,可以结带”句。此句意为同心之人携手而行,将要向何处去?将:助动词。
痛哭裁书:用血泪写成的书简,哭到极点,眼泪都干了。那可云:难道是空话吗?云,语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能说”。
鬼刹丛中:佛寺多建在山林幽静之处。《旧唐书·李峤传》载:“(李)峤为相,有功德于人,而好道,居处常蔬食,不乐人间。”千杵下:击鼓千杵,形容寺院林立,或用以喻指佛门。甘棠亭侧:甘棠,即棠梨树,相传尧舜之时,皋陶为士,死后其庙宇旁种棠梨树,民谚有“见棠阴,思吾君”之说。后遂以“甘棠”代指贤臣之德政。此诗当为咏叹李峤的政绩和德行。一杯分:酒分给众人。此句意为李峤的政绩和德行与百姓共享。
荒榛寒夜低声泣,咽绝因风久始闻。荒榛:长满野草的空地。
【赏析】
本组诗共四首,都是作者感怀故国之思之作。第一首写对故国的追忆;第二首写自己与故国永隔的痛苦,以及故人在世时的恩泽和离世后人们悼念之情;第三首写故国荒凉凋敝的景象;第四首写自己对故国的怀念和思念之情。这组诗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堪称佳作。
这是第二首,诗人通过回忆来表现自己与家乡、祖国之间的不可割断的情感。开头一句“淼淼愁看雨雪雰”,写出了诗人面对飘飞的雪花、雨夹雪的雾气时的惆怅心情。“无凭烛曜待朝昕”,“无凭”,没有凭借,没有依靠。“烛曜”,即“烛照”,烛光照亮,引申为希望、指望等意思。“朝昕”,早晨。这句意思是说,没有希望和盼望,只能眼睁睁看着天明。“同心携手将何往?”,意思是说,我们同心携手,将会走向何方呢?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和无奈之感。
诗人用“痛哭裁书”和“鬼刹丛中”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并以此抒发了自己对国家、人民的深深怀念。“痛哭裁书”,是说在悲痛至极的时候,只能挥笔写下了血泪交织的文字;“鬼刹丛中”,是指佛教寺院众多,也比喻政治黑暗、社会动乱。这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作者对国家现状的不满和自己内心的痛苦。
“荒榛寒夜低声泣,咽绝因风久始闻”,则是诗人对自己身处异乡、无法归家的感受。“荒榛”,是指荒凉的树林,也比喻政治黑暗、社会动乱的社会环境。“低声泣”,是说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里,默默地哭泣着,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咽绝因风久始闻”,则是说只有在很久以后,才能听到风吹过荒林的声音,才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悲伤和痛苦。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与故国之间的情感的描述,以及对国家现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