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如常暖,兹宵觉未曾。
听声仍带雨,散粒乍为冰。
以我客途始,遥知寒思增。
与舟相齧处,彻夜冻层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舟卧听雪》。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腊月如常暖,兹宵觉未曾。”
  • 注释:腊月,农历十二月,通常这个时候天气比较寒冷。这句话说,虽然在腊月,但因为气候温暖,所以不觉得寒冷。而今夜(此夜)感觉上却像是从未有过寒冷。
  1. “听声仍带雨,散粒乍为冰。”
  • 注释:听到的声音像是带有雨滴,可能是因为风大或者有降雨;而散落的雪花看起来像是变成了冰。这里用“乍”表示突然,形容雪花的变化。
  1. “以我客途始,遥知寒思增。”
  • 注释:从我这个旅行者的角度来考虑,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感到特别寒冷,但随着行程的推移,对寒冷的感受逐渐加深(寒思增)。
  1. “与舟相齧处,彻夜冻层层。”
  • 注释:船桨摩擦水的地方,一整夜都被冻结了一层又一层。这里的“齧”是摩擦的意思,说明夜晚非常冷。

译文
在这腊月里,尽管天气温暖,但今晚我感觉到了寒冷。声音像带着雨滴,飘落的雪花也似乎变成了冰冷的冰晶。作为旅行者,我开始时并未感觉到特别寒冷,但随着旅程的延续,我的寒意也随之增长。尤其是当船桨与水面接触的地方,整夜被冻得硬邦邦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旅途中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不同感受。首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腊月的温暖与夜晚的寒冷,暗示了时间的变化对人的感觉的影响。第二、三句则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传达出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人的生理反应也会发生变化。最后一句通过具体的行动——与船桨的摩擦——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严重性。整体来说,诗歌通过对细节的精细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变化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