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路缁尘欲满丛,娇羞无语立东风。
夜深聊向灯前看,颜色虽殊骨格同。
注释:
墨笔牡丹 其一
京路缁尘欲满丛,娇羞无语立东风。
夜深聊向灯前看,颜色虽殊骨格同。
译文:
在京路上,墨色已经将牡丹染得如同被灰尘所覆盖一般,它害羞地站着,没有话语。
我在灯前欣赏牡丹,虽然它的颜色与普通牡丹不同,但是它的骨骼和气质却是相同的。
京路缁尘欲满丛,娇羞无语立东风。
夜深聊向灯前看,颜色虽殊骨格同。
注释:
墨笔牡丹 其一
京路缁尘欲满丛,娇羞无语立东风。
夜深聊向灯前看,颜色虽殊骨格同。
译文:
在京路上,墨色已经将牡丹染得如同被灰尘所覆盖一般,它害羞地站着,没有话语。
我在灯前欣赏牡丹,虽然它的颜色与普通牡丹不同,但是它的骨骼和气质却是相同的。
【注释】: 玉帐坐生风:将军坐的地方,像风吹动一样。 雕弓控明月:用雕花纹的弓箭控制明亮的月亮。 宝剑抚晴空:用宝剑抚摸晴朗的天空。 笳鼓军容肃:吹着笳鼓,军队的阵容十分整齐。 旌旗敌阵空:旗帜在战场上飘散。 清朝有麟阁:唐朝有麒麟阁,用来收藏功臣的画像。行见纪元功: 将来一定能够建立大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李都阃(李士章)之口,赞颂了唐代名将郭子仪的赫赫战功。全诗从赞颂郭子仪起笔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挽太仆沈少卿》的诗句: 1. 宦路怜腾踏,都来十四年。 - “宦路”指官场之路,“怜”表示同情。“腾踏”形容仕途上的努力与奋斗。“都来十四年”意味着从某人到达某个职位或达到某种状态的时间跨度。 2. 有亲惊白发,无子负青毡。 - “有亲”可能指的是家中长辈,“惊白发”表达了对他们年龄增长的惊讶,因为通常人们期待他们保持年轻。“无子负青毡”可能指的是没有子孙继承家业或地位
【注释】: 晓发女儿寺:清晨从女儿寺出发。 帆开天欲曙,星斗尚招摇:船帆张开,天快要亮了,星星还在天空中闪烁,似乎在召唤我前行。 渐觉村居远,方惊客路遥:慢慢地感觉村庄越来越远,才惊讶于旅途的遥远。 不禁风猎猎,相送水迢迢: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相送的水面遥遥无际。 夜泊知何处,晴云隔暮潮:夜晚停泊不知道要去哪里,晴天的云彩隔着傍晚的潮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家乡去京城时所作
【注释】 过高邮湖:指在高邮湖上。过高邮,今江苏高邮市。 晴湖三十里:湖上晴天时有三十多里的水路。 杳渺绝云天:湖水与天空相接,看不到边际。杳渺,模糊不清的样子。 渔艇浪中出:渔船在波浪中出没。 客帆风外悬:行旅的船帆在风中飘荡。 经游非偶尔:经过这里并非偶然。 飘泊正依然:漂泊不定,但仍然如此。 极目东南道:远眺东南方向的道路。 孤村起暮烟:远处村庄升起了炊烟。 【赏析】
【注释】 昨:刚才 光字:光义,即张光义。 谩(màn)劳:虚耗、浪费。 疏狂:放纵不羁。 宦路:仕途。 异乡:远离家乡的地方。 清光:明亮的月光,这里指皎洁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朋友吴鼎仪相会于中秋之夜时所作。诗的前四句写相聚之喜,后四句写离别之忧。全诗以“重会”开头,又以“明年今夜月,谁复共清光”作结,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诗人在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之情的同时
沙河遇便风遂至龙江关已经打算在沙洲上停泊,忽然来了风雨声。 人们都催促早早出发,我也厌烦了孤身远行。 浪花激起千峰飞出,小舟轻怜一片叶子轻。 此时虽很快捷,仍然处在险境中行进。 【注解】 沙河:即黄河之下游的一段,因两岸多沙土而得名。 便风:顺风。 已拟:本来打算。沙渚:沙洲。 忽来:突然到来。 催早发:催人早日出发。 厌:厌烦。孤征:单人独骑或单独旅行。 浪骇(hài)千峰出:浪花激起
过奉新复与章太仆会遂邀饮驿中观壁间日本碧照野释所题有作 【注释】:奉新,指奉新县,今属江西。驿舍,驿站的住所。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奉新时与友人相聚饮酒时所作。首句交代了这次聚会的地点是在奉新的驿站里;第二句写自己的感受。“独怜”,是“只怜”的意思,即只爱自己。“身似燕”,是说自己像燕子一样轻盈飘逸。因为燕子能飞得很快,所以作者用这个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
【注释】新口: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章太仆:指章纶,字子平,唐末官员。秉烛:手持蜡烛,代指夜间。相与:相互。一醉留:一醉方休。迟明:天未亮。分袂:离别。去住两悠悠:去时无牵挂,住时无留恋。 【赏析】 诗人在新口停泊了一夜后,第二天早晨乘着船继续前进。船行到天亮时,诗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码头,这里没有熟人接待他,于是上岸去找当地官员章纶。章纶是诗人的老朋友,诗人想在这里借宿一晚,以便第二天继续赶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甲申元日奉天殿早朝》中的诗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漏咽铜龙斗已横 - “漏咽”:指时间的流逝,时间似乎在慢慢消逝。 - “铜龙斗”:指的是古代计时器的一种,斗是用来测量时辰的设备。 - 注释:“铜龙斗”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古代计时的工具。 - 赏析:诗人通过“漏咽”和“铜龙斗”的意象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时间感,给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 第二句
【注释】 词垣:指翰林院。二十载:二十年。双凤:唐人李峤有《双凤诗》;一夔:宋人黄庭坚有《一夔诗》。元:原,原来。重礼:重视。士子:读书人。谈诗:作诗。河桥:即汴河桥,在今河南开封附近。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作者在诗里对陈师召的才学和为人作了高度的评价,并表示了深厚的情谊。 开头两句:“词垣二十载,友道托深知。”词垣是翰林院的别称。二十载,意谓陈师召与自己相识相知已二十年了。“友道”
诗句释义: 一朵萧然带墨痕,玉阑干畔倚黄昏。 译文:《墨笔牡丹》的第二句描绘了牡丹花带有几分萧瑟之感,仿佛被墨迹沾染,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朵牡丹独自倚靠在栏杆旁,沐浴在黄昏的余晖中,透露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美。 关键词解释: - 墨痕:指牡丹被墨汁染过的痕迹,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古典美。 - 玉阑干:形容栏杆玉石般晶莹剔透,美丽而优雅。 - 黄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译文: 白马在春草中奔跑,柳树拂动着堤岸;玉骢马昂首翘尾,却听不到嘶鸣。只因它进入神龙厩,闲放着万里沙场的马蹄。 注释: - 白马:指代骏马。 - 春草芊绵柳拂堤:春日里,绿油油的草地和细长嫩绿的柳条轻拂着大堤。 - 玉骢翘立不闻嘶:形容马儿昂首挺立,神态自若,连马嘶声也听不到。 - 祗缘一入神龙厩:只是因为进入了皇家的神龙厩。 - 闲却沙场万里蹄:闲放时
诗句如下: 冉冉云烟堕墨池,隔窗疏影弄参差。 译文为:细雨纷飞落在墨水池中,隔着窗户洒在竹影上显得参差。 注释解释: - 冉冉云烟: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如同慢慢落下的墨滴在池中。 - 墨池:古代指砚台,用来研磨墨水的器具。 - 隔窗:隔着窗户。 - 疏影:稀疏的影子。 - 弄参差:显得参差不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竹林景象,通过精细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
道中柳枝词 其四 杨柳新青拂水齐,牵舟人正满长堤。 推篷忽见中天月,游子愁闻乌夜啼。 注释: 杨柳:柳树。 青:嫩绿色。 拂:轻拂。 水齐:指柳枝垂到水面上。 牵舟人:撑船的人。 满:充满,布满。 推篷:推开船篷看外面的景物。 忽见:忽然看见。 中天月:天上明亮的月亮。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愁闻:听到后感到愁苦。 赏析: 《道中柳枝词》是唐代诗人张祜的诗作
垂杨堤下水悠悠,欲行未行愁满头。 高堂空想儿归早,日日江头望客舟。 注释:垂柳在河堤上轻轻摇曳,水中的倒影随风荡漾。我正准备出发时却停下了脚步,心中充满了忧愁。我在高堂中常常怀念儿子早点回家,但总是日复一日地站在江头眺望着远方的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河边等待家人的情景。首句以垂杨和水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宁静的画面。第二句“欲行未行愁满头”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忧虑
【注释】道中柳枝词:作者在官途中,沿途看到杨柳而作的诗。插新杨:指插在路旁的柳树。成行:整齐地排列着。更望长:希望它们长得更长。只拂官河水:只是轻轻拂动着官河的水波。不似离人九曲肠:意思是说,这水不能像离人的眼泪那样曲折地流动。 译文:官河两岸插着一排排的新杨,插得整整齐齐,又希望它们长得更长。它们只轻轻拂动着官河的水波,不像离人的眼泪那样曲折地流淌。 赏析:此诗写于旅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