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出没翠微中,淡紫深青远近同。
此景峥嵘真可畏,愁怀郁郁正无穷。
居庸道中
【注释】:居庸,地名。道,指山路。
【赏析】:诗写居庸关之险峻,景色之美。首联“出没翠微中”,写云雾缭绕,变幻莫测。颔联“淡紫深青远近同”是说远望山色,近看树木,都是淡紫色的,都是青色的,远近相同,没有区别。颈联写此景令人感到峥嵘壮丽,但同时也引起诗人愁思无限,故作“正无穷”解。全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
浮云出没翠微中,淡紫深青远近同。
此景峥嵘真可畏,愁怀郁郁正无穷。
居庸道中
【注释】:居庸,地名。道,指山路。
【赏析】:诗写居庸关之险峻,景色之美。首联“出没翠微中”,写云雾缭绕,变幻莫测。颔联“淡紫深青远近同”是说远望山色,近看树木,都是淡紫色的,都是青色的,远近相同,没有区别。颈联写此景令人感到峥嵘壮丽,但同时也引起诗人愁思无限,故作“正无穷”解。全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玉帐坐生风:将军坐的地方,像风吹动一样。 雕弓控明月:用雕花纹的弓箭控制明亮的月亮。 宝剑抚晴空:用宝剑抚摸晴朗的天空。 笳鼓军容肃:吹着笳鼓,军队的阵容十分整齐。 旌旗敌阵空:旗帜在战场上飘散。 清朝有麟阁:唐朝有麒麟阁,用来收藏功臣的画像。行见纪元功: 将来一定能够建立大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李都阃(李士章)之口,赞颂了唐代名将郭子仪的赫赫战功。全诗从赞颂郭子仪起笔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挽太仆沈少卿》的诗句: 1. 宦路怜腾踏,都来十四年。 - “宦路”指官场之路,“怜”表示同情。“腾踏”形容仕途上的努力与奋斗。“都来十四年”意味着从某人到达某个职位或达到某种状态的时间跨度。 2. 有亲惊白发,无子负青毡。 - “有亲”可能指的是家中长辈,“惊白发”表达了对他们年龄增长的惊讶,因为通常人们期待他们保持年轻。“无子负青毡”可能指的是没有子孙继承家业或地位
【注释】: 晓发女儿寺:清晨从女儿寺出发。 帆开天欲曙,星斗尚招摇:船帆张开,天快要亮了,星星还在天空中闪烁,似乎在召唤我前行。 渐觉村居远,方惊客路遥:慢慢地感觉村庄越来越远,才惊讶于旅途的遥远。 不禁风猎猎,相送水迢迢: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相送的水面遥遥无际。 夜泊知何处,晴云隔暮潮:夜晚停泊不知道要去哪里,晴天的云彩隔着傍晚的潮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家乡去京城时所作
【注释】 过高邮湖:指在高邮湖上。过高邮,今江苏高邮市。 晴湖三十里:湖上晴天时有三十多里的水路。 杳渺绝云天:湖水与天空相接,看不到边际。杳渺,模糊不清的样子。 渔艇浪中出:渔船在波浪中出没。 客帆风外悬:行旅的船帆在风中飘荡。 经游非偶尔:经过这里并非偶然。 飘泊正依然:漂泊不定,但仍然如此。 极目东南道:远眺东南方向的道路。 孤村起暮烟:远处村庄升起了炊烟。 【赏析】
【注释】 昨:刚才 光字:光义,即张光义。 谩(màn)劳:虚耗、浪费。 疏狂:放纵不羁。 宦路:仕途。 异乡:远离家乡的地方。 清光:明亮的月光,这里指皎洁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朋友吴鼎仪相会于中秋之夜时所作。诗的前四句写相聚之喜,后四句写离别之忧。全诗以“重会”开头,又以“明年今夜月,谁复共清光”作结,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诗人在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之情的同时
沙河遇便风遂至龙江关已经打算在沙洲上停泊,忽然来了风雨声。 人们都催促早早出发,我也厌烦了孤身远行。 浪花激起千峰飞出,小舟轻怜一片叶子轻。 此时虽很快捷,仍然处在险境中行进。 【注解】 沙河:即黄河之下游的一段,因两岸多沙土而得名。 便风:顺风。 已拟:本来打算。沙渚:沙洲。 忽来:突然到来。 催早发:催人早日出发。 厌:厌烦。孤征:单人独骑或单独旅行。 浪骇(hài)千峰出:浪花激起
过奉新复与章太仆会遂邀饮驿中观壁间日本碧照野释所题有作 【注释】:奉新,指奉新县,今属江西。驿舍,驿站的住所。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奉新时与友人相聚饮酒时所作。首句交代了这次聚会的地点是在奉新的驿站里;第二句写自己的感受。“独怜”,是“只怜”的意思,即只爱自己。“身似燕”,是说自己像燕子一样轻盈飘逸。因为燕子能飞得很快,所以作者用这个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
【注释】新口: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章太仆:指章纶,字子平,唐末官员。秉烛:手持蜡烛,代指夜间。相与:相互。一醉留:一醉方休。迟明:天未亮。分袂:离别。去住两悠悠:去时无牵挂,住时无留恋。 【赏析】 诗人在新口停泊了一夜后,第二天早晨乘着船继续前进。船行到天亮时,诗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码头,这里没有熟人接待他,于是上岸去找当地官员章纶。章纶是诗人的老朋友,诗人想在这里借宿一晚,以便第二天继续赶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甲申元日奉天殿早朝》中的诗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漏咽铜龙斗已横 - “漏咽”:指时间的流逝,时间似乎在慢慢消逝。 - “铜龙斗”:指的是古代计时器的一种,斗是用来测量时辰的设备。 - 注释:“铜龙斗”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古代计时的工具。 - 赏析:诗人通过“漏咽”和“铜龙斗”的意象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时间感,给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 第二句
【注释】 词垣:指翰林院。二十载:二十年。双凤:唐人李峤有《双凤诗》;一夔:宋人黄庭坚有《一夔诗》。元:原,原来。重礼:重视。士子:读书人。谈诗:作诗。河桥:即汴河桥,在今河南开封附近。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作者在诗里对陈师召的才学和为人作了高度的评价,并表示了深厚的情谊。 开头两句:“词垣二十载,友道托深知。”词垣是翰林院的别称。二十载,意谓陈师召与自己相识相知已二十年了。“友道”
注释: 春天来了,我独自吟咏,默默无语,但心中却有愁绪涌生。过去曾经欣赏过的美景和游玩的地方,现在都未能实现,所以我感到十分遗憾。燕子没有来,春天即将结束,萧索地度过清明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日里吟咏怀思之作。首句“吟怀默默唤愁生”,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活动,即吟咏时默默地思念着过去的往事,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愁绪。次句“旧赏新游总未成”,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内心的失望和无奈
注释:我常常通过鱼和雁来询问家人的平安。每次收到家书,看到字里行间流露出家人思念的泪水,都会情不自禁地流泪。最令我痛苦的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只能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里,看着窗外飘飞的雪花。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十月十一日夜雪有感二首》中的一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人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每凭鱼雁问平安”,表达了作者想要通过与家人通信的方式,了解家人的安危。第二句“一纸书回带泪看”
注释: 十月十一日夜雪有感二首其二: “白云南望雪漫漫”意为:在云南,我遥望天空,只见雪花飘飘洒洒。 “遥想亲闱夜正寒”意为:我想象着家乡的亲人此时正在寒冷中过冬。 “安得西风生两翼”意为:我多么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有翅膀飞翔。 “一樽春酒奉清欢”意为:我拿出一樽春天酿制的美酒,来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远行在外,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感慨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出相关语句,并加以概括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秋”“雨”“萧萧”,理解诗人的情感。“秋雨萧萧向晚天”写出了诗人在秋天里听到雨声的感受;“小窗坐久独忘眠”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风前杨柳今摇落,一别乡关又几年”是说:在秋风中,杨柳叶纷纷飘落,诗人想到自己已远离家乡许多年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丙子新秋”是诗的首句,交代了时令、节候及时间。“惊风报早秋”,以梧叶的飘落比喻秋风,生动地写出了秋天到来时天气的变化。“天边时见火星流”是第二句,描绘了天空中出现火星的情景。“深闺凉夜砧声起”,第三句写女子在深闺中听到砧声而起的愁思。“总是关山客里愁”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词内容,赏析诗句及诗歌的情感。 君行:您就要走了。急回首:匆匆回首。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台名,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作为进见礼,以此招纳天下贤士,所以后人称招贤的地方为“黄金台”。谢诸君:请你们来。联翩:连续不断。 【答案】 ①我送你到北边去(君行)。②你一走,我就赶紧回头,远远地看你登上黄金台。③请你转告大家,一定要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