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列瑶阶第二班,禜星坛迥费跻攀。
心通肸蚃三台上,耳接声歌九奏间。
象纬渐看天外转,銮仪仍候月中还。
礼成总慰繁禧集,喜动臣工仰圣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郊祀分献星辰二坛有作》。下面逐句进行解释并附上赏析:
西列瑶阶第二班,禜(zhì)星坛迥费跻攀。
西列瑶阶:古代帝王的台阶,通常设在宫殿的西边,称为“西列瑶阶”。
第二班:这里指的是皇帝在祭祀时所站的位置。
禜(zhì)星坛:祭祀时的祭坛,用来祭祀天上的星星。
迥费跻攀:指登上祭坛,攀登而上。
心通肸蚃(xī huò xíng)三台上,耳接声歌九奏间。
心通肸蚃:心意相通之意,形容与天地之间的联系。
三台上:古代建筑中用以表示天、地、人的三层。
耳接声歌九奏间:耳边听到的是九天之上的歌声,九奏之间。
象纬渐看天外转,銮(luán)仪仍候月中还。
象纬:指天文中的星象图。
渐看:逐渐观察。
天外转:比喻星象运行的变化。
銮(luán)仪:古代帝王出行时所用的仪仗。
仍候月中还:仍然等待月亮回到天空。
礼成总慰繁禧集,喜动臣工仰圣颜。
礼成:仪式完成。
繁禧集:众多的喜庆聚集。
喜动臣工:喜悦之情感染到大臣们。
仰圣颜:仰望皇帝的容颜,表达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皇帝在祭拜星辰时的庄严场景,表达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以及天地自然的合一。诗中通过描绘登高望远、聆听天籁之音以及仰望星空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愿景以及对天地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