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冉冉岁华穷,不尽烦忧感慨中。
千里将家思有托,两朝叨禄愧无功。
文章早幸归词苑,礼乐何能辅秩宗。
四十五年如梦里,明朝依旧对东风。
流光冉冉岁华穷,不尽烦忧感慨中。
千里将家思有托,两朝叨禄愧无功。
文章早幸归词苑,礼乐何能辅秩宗。
四十五年如梦里,明朝依旧对东风。
释义:
岁月匆匆,一年又一年地过去,烦恼和忧愁也随之增多。
离家千里,心中有所寄托;身为两朝官员,却感到愧不敢当。
年轻时便有幸进入文学领域,然而在礼乐方面却没有能力辅助国家。
已经度过了四十五年的人生,恍若一场梦境;明天依然会在东风中迎接新的一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之夜所作,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一句“流光冉冉岁华穷”,诗人感叹时光匆匆,一年又一年地过去,烦恼和忧愁也随之增多。这里的“流光”是指光阴如流水般逝去,而“冉冉”则描绘了时间的缓慢流逝。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的感慨和对生活中烦恼和忧愁的增加。
第二句“千里将家思有托”,诗人离家千里,心中有所寄托。这里的“将家”表示远离家人,而“思有托”则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在异乡能有一个地方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得到心灵的安慰。
第三句“两朝叨禄愧无功”,诗人身为两朝官员,却感到愧不敢当。这里的“叨禄”表示享受俸禄,而“无功”则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认识和对工作的态度。
第四句“文章早幸归词苑”,诗人年轻时便有幸进入文学领域,然而在礼乐方面却没有能力辅助国家。这里的“文章”指的是文学作品,而“早幸”表示年轻时就有机会进入文学领域,但“归词苑”则暗示了他未能在这个领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第五句“礼乐何能辅秩宗”,诗人感叹自己在礼乐方面的能力不足,无法辅助国家。这里的“辅秩宗”表示辅助国家,而“何能”则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无奈和无力感。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局限性的认识。
第六句“四十五年如梦里”,诗人感叹自己度过的四十五年仿佛一场梦。这里的“四十五年”表示诗人一生中的时间,而“如梦”则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认识。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悟。
最后一句“明朝依旧对东风”,诗人展望明天,依然会在东风中迎接新的一天。这里的“东风”常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乐观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不同时间段的情感和思想变化的描写,展现了他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感悟。同时,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对工作的负责、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都通过诗歌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世界和他对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