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北上宝山东,仄径萦回万壑中。
鸟道泥新初过雨,虎笼云暗欲生风。
礼严牲币三酬献,诚协人神一感通。
归路却惊甘泽遍,夐无尘土自春融。
【注释】长陵:指皇帝的陵墓,在陕西咸阳。宝山:山名,在长安西北。仄径:狭窄曲折的小路。萦(yíng)回:环绕回旋。万壑(hè):形容山中沟谷极多。泥新:雨后泥泞尚湿。过雨:刚下过雨。虎笼云暗:像老虎笼子一样的浓云密布。生风:起风。礼严:祭祀仪式很隆重。三酬献:三次献祭。诚协人神:真诚地与天地鬼神沟通。一感通:感应相通。惊:惊讶。甘泽:甘甜的泉水。春融:春天融化,喻万物复苏。
【赏析】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春正月,玄宗到宝鸡陇县的天寿山祭祀东岳大帝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天寿山的自然风光和祭祀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灵的虔诚。
长陵北上宝山南,仄径萦回万壑中。鸟道泥新初过雨,虎笼云暗欲生风。
第一联写景:登上长陵,向北走,经过天寿山,山路狭窄曲折,两旁万壑纵横,刚刚下过雨,路旁新近的泥还很潮湿。
第二联写意:祭祀的时候,道路狭窄而曲折,像鸟儿的通道;雨水打湿了泥土,刚刚下完雨;天空中弥漫着浓重的乌云;天气将要变坏,好像要刮大风一样;祭祀时人们诚心诚意地献上各种供品,希望与天神、大地神灵沟通,使自然现象和谐运转。
第三联写景:祭祀的时候,路上的行人都穿着整齐的衣服,带着庄重的表情,神情恭敬,动作有序;他们按照礼仪规定行事,用牛、羊等牲畜作为祭祀品;他们诚心诚意地向神祈求吉祥,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
第四联写意:祭祀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甘甜的泉水已经融化了整个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人们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