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来寻谏议祠,一龛初自学东移。
英风合并乾坤久,义举宜令远近知。
兴废有因怜旧事,往来无补费新诗。
临风再诵匡时策,古道何人继色丝。
让我们欣赏这首名为《宿昌平刘谏议新祠》的诗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以及对古代贤臣的怀念之情。
诗一、二句:下马来寻谏议祠,一龛初自学东移。
注释:诗人来到昌平寻找刘谏议的新祠,看到一龛(一种方形的香炉)从东边移动过来。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刘谏议的祠堂前的所见所感,通过对“一龛”和“东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刘谏议祠堂的历史变迁和庄重肃穆的氛围。
诗三、四句:英风合并乾坤久,义举宜令远近知。
注释:刘谏议的高尚品质和卓越功绩如同天地一般永恒不变,他的义举应该被世人知晓。
赏析:这句诗赞颂刘谏议的品德和贡献,通过“英风合并乾坤久”和“义举宜令远近知”的对比表达,突出了刘谏议的影响力和崇高地位。
诗五、六句:兴废有因怜旧事,往来无补费新诗。
注释:兴衰交替的原因值得我们同情,而往来之间没有实际的帮助和益处,徒劳地浪费时间写新诗。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看法,认为历史的更迭有其必然性,而个人的得失则显得微不足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无用功的讽刺。
诗七、八句:临风再诵匡时策,古道何人继色丝。
注释:面对自然景色,再次吟诵那些能够匡扶时局的策略,但不知谁能继承这种古道。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治国之道的追求,希望找到能继承和发扬古人智慧的人,为国为民谋福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无奈和困惑。
这首诗通过对刘谏议祠堂的描述、对历史兴衰的反思以及对个人行为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困惑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