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头鼓角动鸡声,早梦惊回戒夙征。
月挂旌旗频□烁,烟笼灯火半昏明。
扶桑日旭三山晓,饶水冰凝一线横。
古戍萧关何处是,仆夫遥指在红城。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首先读懂原诗,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从三山出发,经过饶阳抵达红德城。全诗以“早”字为线索,将时间、地点、事件连缀成篇,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生活的感慨之情。“楼头鼓角动鸡声,早梦惊回戒夙征”,描写了晨曦中的景色,“楼头鼓角”,点明时间;“动鸡声”,写出了天刚破晓时的景象;“早梦惊回”“戒夙征”,写出了作者早起赶路的情景;“月挂旌旗频□烁”,写出了日出时的场景;“烟笼灯火半昏明”,写出了傍晚时分的景色;“扶桑日旭三山晓,饶水冰凝一线横”,写出了黎明时的景象,“扶桑”,神话中东方的一棵大木,这里指太阳,“饶水”,即今天的白河,位于三山与饶阳之间,“冰凝一线横”,写出了河流在寒冷的早晨结了一层冰。最后两句“古戍萧关何处是,仆夫遥指在红城”,“古戍”、“萧关”都是边塞上的军事要塞;“仆夫遥指在红城”,写出了诗人远眺红城时的情形。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答案】

译文:清晨起床后,听到鸡啼声和楼头上传来军号声,惊醒了梦中的我,告诫自己早早地出发。月亮挂在旌旗上闪闪发光,烟雾萦绕着火把,天色渐渐昏暗起来。太阳照耀着三山岛的东面,饶河上结着薄冰,一线横流。古老的边塞要塞在哪里呢?远处的驿站仆人指着远方的红城告诉我们那里就是了。赏析:此诗是一首纪行诗,记叙了诗人自三山出发,途经饶县,经红德城抵达目的地。首联写日出之时,曙光初照,鸡声四起,诗人被这晨光唤醒,急忙收拾行李,启程赴任。颔联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景象,诗人登上楼头放眼远望,只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洒下万道霞光,而鸡声却戛然而止,原来又是一夜过去了。颈联写日出时景象:阳光照射在三山岛上的东面,饶河上结满了薄冰。末联写路途所见所感:古老的边塞要塞在哪里呢?远处的驿站仆人指着远方的红城告诉我们那里就是了。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事家事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