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惟孔融,气维汉历。
奚与建安,七子并列。
后有骆丞,扶唐一檄。
奚与垂拱,并称四杰。
谁为品目,昧其优劣。
文章艺小,倬彼大节。

【注释】

问:提问,指提问者。

消摇游:指悠闲自得,逍遥自在的生活。

其三:第三句,指第三首诗。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汉历:汉代的史书。

奚与:何至于,哪里值得。

建安:东汉献帝年号。建安七子是建安时期七位著名的文学家。

骆丞:唐朝初年著名文学家韩愈。

垂拱:唐高宗年号(690—692),因皇帝临朝时不称诏,而用衣带悬挂,所以叫“垂拱”。

并称:并列为同辈。

四杰:指初唐四杰,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佶。

品目:分类,名目。

劣:差,低劣。

倬(Zhù):显明,卓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对前人诗歌的评价和总结。作者认为,孔融和建安七子的诗作都是优秀的,但他们的成就并不高,不值得称道。韩愈认为,文章的价值在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而不是它的篇幅大小或形式上的华丽。因此,他提出了“大节”的观点,认为只有那些具有伟大精神品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大节之人”。这种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