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复不第,归去大江滨。
抱剑从兹往,雕龙竟莫陈。
帆依彭蠡雁,裘满蓟门尘。
定遇匡山侣,多应问远人。
诗名:《送邹二下第南还》
诗歌原文:
怜君复不第,归去大江滨。
抱剑从兹往,雕龙竟莫陈。
帆依彭蠡雁,裘满蓟门尘。
定遇匡山侣,多应问远人。
注释:
- 怜: 怜悯,同情
- 不第: 科举考试未中,指落选
- 归去: 回家去
- 大江滨: 长江边,此处喻指家乡或京城
- 抱剑: 携带剑,表示决心
- 雕龙: 精心雕刻的龙,比喻文才高超
- 帆依: 依傍,随同
- 彭蠡: 中国古地名,位于江西省北部鄱阳湖附近,这里代指家乡
- 蓟门尘: 北京的尘土,借指故土
- 匡山侣: 匡衡之侣,古代贤人
译文:
怜悯你又未能通过科举考试,
你即将回家到长江之滨。
怀抱宝剑从此踏上征途,
你的文笔如雕琢的龙一样精湛。
船帆依靠着鄱阳湖的飞鸿,
你的皮袍上满是北京的尘土。
你一定会遇见匡衡这样的朋友,
也许他们会来询问我这位远离家乡的人。
赏析:
《送邹二下第南还》是明代诗人胡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落选的深切同情和对其未来的祝福。这首诗通过描绘归途中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才华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的“怜君”一词,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也显示了他深厚的人文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用词考究,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