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识浮生幻,幽寻不记踪。
地同离垢国,人在妙高峰。
云起移前嶂,谷虚答暮钟。
过临泉穴坐,清咏起蟠龙。
【注释】
颇识浮生幻:很懂得人生如梦幻。
幽寻不记踪:在深山里漫游,却忘了自己曾经到过的路。
地同离垢国:大地就像没有污垢的国家。
人在妙高峰:人就站在这美好的山峰上。
云起移前嶂:云彩升起时移动了前面那座山峰。
谷虚答暮钟:山谷空旷,回荡着傍晚的钟声。
过临泉穴坐:从临泉的洞穴里坐下。
清咏起蟠龙:清吟咏出盘旋曲折的龙。
【赏析】
《观山寺四首》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组诗作品。此组诗共四首,以山水景物为题写景抒情,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意。
其一: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注释】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野外的河流没有人来渡过,一只小船整天横在河中。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秋夜里冷雨连天不断落到长江里,清晨送客直到楚国的群山还显得孤单。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通过写景抒发诗人的情感。“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两句,描写的是一幅空寂、冷清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驾舟,在茫茫的野外大江之上漂流。他驾着孤舟,终日漂泊,任凭江风浪涌,始终不能到达彼岸;而那江上的风雨,也似乎要随诗人一直漂向远方。“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凄凉、寂寞的景象。秋雨连天不断地落到长江里,诗人送客直到楚国的山峦只剩下了一座孤独的山峰,才告别。
其二:
钓罢归来不系船,满川风雨柳千条。
【注释】
钓罢归来不系船,满川风雨柳千条:渔夫垂钓回来,不把船系紧,任凭江上风雨,满岸的柳树摇曳着千万条枝条。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中描写渔人归家的情景,表现了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钓罢归来不系船,满川风雨柳千条”两句,生动地再现了一位渔翁垂钓归来后的情景。他不急于将鱼网系在船边,任由江风吹动,任由江上风雨肆虐,满岸的柳枝随风飘舞,仿佛有千条翠绿的丝线,在空中舞动,令人赏心悦目。“钓罢归来不系船”一句,不仅写出了渔人的悠然自得,也写出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其三:
地同离垢国,人在妙高峰。
云起移前嶂,谷虚答暮钟。
过临泉穴坐,清咏起蟠龙。
【注释】
地同离垢国,人在妙高峰:大地好像没有污垢一样纯净,人就站在这美好的山峰上。
云起移前嶂,谷虚答暮钟:云彩升起时移动了前面那座山峰,山谷空旷,回荡着傍晚的钟声。
过临泉穴坐,清咏起蟠龙:经过临泉的洞穴里坐下,清歌咏出了盘旋曲折的龙。
【赏析】
此诗为组诗中的第三首。全诗通过对山寺、山中景象的描摹,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和超脱世俗、返朴归真的追求。“地同离垢国,人在妙高峰”两句,直接点题,说诗人所处的环境就像是一个没有污垢、纯净无瑕的地方。“云起移前嶂,谷虚答暮钟”两句,写景状物,动静结合,形象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过临泉穴坐,清咏起蟠龙”两句,写诗人在泉水潺潺的洞穴里坐了很久,清歌咏出了盘旋曲折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