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百泉流,春来何滉瀁。
新庙貌崔嵬,俨存尼父像。
日月虽递更,素王灵不爽。
俎豆有明禋,光辉在吾䣊。
瞻依适所愿,圣门如指掌。
嗟哉户外人,宫墙隔天壤。

瞻尼父像

瞻彼百泉流,春来何滉瀁。

新庙貌崔嵬,俨存尼父像。

日月虽递更,素王灵不爽。

俎豆有明禋,光辉在吾䣊。

瞻依适所愿,圣门如指掌。

嗟哉户外人,宫墙隔天壤。

注释与赏析:

  1. 瞻彼百泉流,春来何滉瀁。(仰望百泉奔流)
  • 瞻彼百泉流:仰望着众多的泉水奔流不息。
  • 春来何滉瀁:春天到来时,这些泉水显得更加湍急、浩荡。
  1. 新庙貌崔嵬,俨存尼父像。(新庙雄伟壮丽,保存着尼父的雕像)
  • 新庙貌崔嵬:新建立的庙宇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 俨存尼父像:尼父的雕像庄重威严地存在其中。
  1. 日月虽递更,素王灵不爽。(虽然日月交替更替,但圣贤的灵性依然清晰)
  • 日月虽递更:虽然时光流逝,日月不断更迭。
  • 素王灵不爽:即使是圣人的灵性也不会受到丝毫影响。
  1. 俎豆有明禋,光辉在吾䣊。(祭祀时用的器具和祭品都有光明照耀,其光辉映照在我的面前)
  • 俎豆有明禋:祭祀时使用的器皿和供品都发出明亮的光辉。
  • 光辉在吾䣊:这些光辉照亮了我的眼前。
  1. 瞻依适所愿,圣门如指掌。(我的愿望得以实现,就如同手指能触及到圣门一样)
  • 瞻依适所愿:我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 圣门如指掌:圣门仿佛触手可及,非常亲切、容易接近。
  1. 嗟哉户外人,宫墙隔天壤。(可惜那些身在门外的人,无法进入那神圣的宫殿)
  • 嗟哉户外人:叹息那些身处门外的人。
  • 宫墙隔天壤:宫墙将他们隔在了天与地之间,象征着他们的困境和局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观赏尼父庙时的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尼父庙庄严崇高之感以及自己愿望实现的喜悦。同时,他也感叹那些身在门外的人的无奈与束缚。整首诗充满了对理想追求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