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魄径中天,沉吟夜自久。
到处成辉光,掬水月在手。
【注释】
圆魄:明亮的月光。径中天:直照到天心。沉吟:深思,默想。夜自久:因深思而感到时间过得长久。掬水月在手:用手捧取水中的月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月的诗。前人评论此诗“句格高古,音节铿锵,实为绝唱”(陈衍《宋诗精华录》)。
“圆魄径中天,沉吟夜自久。”第一句是说圆月在天空中照耀着,它沉思着从天边升起,久久地不肯入夜。“圆魄”,指圆月。“径中天”,意即“正中天”,“径”字有直通之意,这里指明月正对着人间。“沉吟”二字,用得极好。“沉吟”本义是口中念诵,这里指月儿在空中沉思。诗人不说“圆月在天中,月儿在沉思”,而说“月儿沉思着从天边升起”。这样一说,就使人感到月儿的光辉仿佛从天边升起,而不是从地上升腾。“夜自久”,意思是夜深了,诗人伫立塘边,久久地凝望那圆月,直到它渐渐西沉,才恋恋不舍地把眼光收回,结束了对这轮明月的观赏。“夜自久”,既与上句“沉吟”相应,又照应下句“掬水月在手”。“自久”与“掬水”相对,一明一暗,相映成趣,使全诗的意境显得更加优美。
第二首诗是作者于绍兴七年(1137)中秋夜赏月时所作。诗题是《塘上月二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明亮的月亮在天空中照耀着,它沉思着从天边升起,久久地不肯入夜。到处都洒满了银光,捧起一泓清水就能看见倒映在水中的明月啊!
【译文】
明亮的月亮正对着人间,它沉思着从天边升起,久久地不肯入夜。
到处都洒满了银光,捧起一泓清水就能看见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