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藏深寺,啼莺远近闻。
风声千岛树,月影半溪云。
白袷明春日,青萍焕斗文。
山僧浑解事,笑入野鸥群。

诗句解析

1 翠竹藏深寺:这句诗描绘了寺庙周围郁郁葱葱的竹子,它们静静地隐藏着古老的寺庙。

  1. 啼莺远近闻:描述鸟儿在远处和近处都发出悦耳的叫声,使得整个环境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2. 风声千岛树:通过“风声”和“千岛树”的比喻,诗人形象地描绘了风穿过树林时发出的声音。
  3. 月影半溪云:描绘了月亮的倒影在小溪上的景色,以及那如云般轻盈的月光。
  4. 白袷明春日:指穿着白色上衣的人在明媚的春天里显得格外醒目。
  5. 青萍焕斗文:使用“青萍”和“焕斗文”两个意象,形容水面上闪烁的光芒和斗纹。
  6. 山僧浑解事:描绘了一位山中僧人似乎完全理解世事,从容不迫。
  7. 笑入野鸥群:描述了山僧悠然自得,如同野鸥一般自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景象。

译文对照

翠竹深处的深寺隐藏,远近传来啼莺的叫声。
风吹过千岛树,月光洒在半溪云影之上。
白衣人在阳光下格外明亮,青萍在水中闪耀斗形光芒。
山中高僧似通世情理,笑谈间融入野鸥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首句“翠竹藏深寺”,不仅点明了场景的静谧,也暗示了寺庙的古老与庄严。接下来,“啼莺远近闻”与“风声千岛树”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能够听到鸟鸣与风声交织的自然乐章。

“月影半溪云”则将自然之美提升到了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境界,给人以无限遐想。最后两句“白袷明春日”和“青萍焕斗文”则巧妙地利用色彩与光影变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状态的微妙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