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有才名,青春赋两京。
乍辞金马署,复作爽鸠行。
苑柳深袍色,宫莺杂佩声。
君王前席问,应是为苍生。

注释:

沧海有才名,青春赋两京。

乍辞金马署,复作爽鸠行。

苑柳深袍色,宫莺杂佩声。

君王前席问,应是为苍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友谊和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句“沧海有才名”中,沧海是一个广阔的空间,象征着广博的胸怀和深远的视野。在这里,诗人称赞王翰林才华横溢,如同沧海一般广阔无垠。

次句“青春赋两京”,指的是王翰林年轻时就才华出众,被赋予重任,任职于京城。这里的京城可以指代首都或政治中心,也可以象征繁华和繁荣的时代。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王翰林未来成就的期望和祝福。

第三句“乍辞金马署”,金马署是古代皇宫中的一个官职,象征着高位和荣耀。这里表示王翰林刚刚辞去了这个职位,即将开始新的旅程。

第四句“复作爽鸠行”,爽鸠是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它飞翔时发出清脆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王翰林的新职务,意味着他将再次踏上仕途,迎接新的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苑柳深袍色,宫莺杂佩声”,描绘了王翰林离去的情景。苑柳是指皇家园林中的柳树,象征着宫廷和贵族的生活;宫莺则是指宫中的小鸟,它们在林间嬉戏,发出悦耳的鸣声。这两句话营造了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展现了王翰林离别时的优雅形象。

最后两句“君王前席问,应是为苍生”,则是对王翰林未来的祝愿。君王在前席上询问他的意见,意味着王翰林将受到皇帝的重视和信任。这里暗示了王翰林将会为国家做出贡献,关心民生疾苦。

整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对王翰林才华、经历和未来的描述,赞美了他的品质和能力。同时,通过描绘王翰林离别的场景和与君王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对王翰林的深厚友谊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