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祠突兀峰头出,鸟道微茫石磴回。
鸡犬有声难问俗,梦魂无岁不登台。
驭风忽逐朝云散,鸣佩疑从夜月来。
千载高堂怀宋玉,徘徊欲赋愧非才。
注释:
仙祠突兀峰头出,鸟道微茫石磴回。
仙祠建在山顶,十分突兀。山路崎岖,仿佛是鸟儿飞过的路。
鸡犬有声难问俗,梦魂无岁不登台。
鸡鸣狗叫的声音很难打扰世俗的纷扰,我常常梦见自己登上了仙境的台阶。
驭风忽逐朝云散,鸣佩疑从夜月来。
突然之间,我被一阵清风带到了云端;我的身上挂着玉佩,仿佛是从夜晚的月光中走来。
千载高堂怀宋玉,徘徊欲赋愧非才。
我一直怀念古代的诗人宋玉,但我觉得自己无法写出他的诗篇来,所以只好徘徊不前。
赏析:
这是一首咏仙之作。诗的开篇写山,以“突兀”二字形容仙祠之高耸入云,令人感到其神奇莫测,难以企及。接着写路,用“微茫”二字描绘山路弯曲狭窄,如同鸟儿飞翔的轨迹,使人感受到一种空灵飘渺的氛围。
第二联进一步描绘了仙境的景象。“鸡犬有声难问俗”,诗人想象自己身处仙境,却无法与鸡鸣狗叫之声相融,只能感叹于世俗的纷扰而无法与之交流。“梦魂无岁不登台”,诗人则表达了自己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总是梦见自己登上仙境的台阶,却又因为岁月流逝而无法实现。
第三联转向写人,诗人将自己比作仙人,似乎可以御风而行、逐日而归,然而又因世俗的纷扰而无法摆脱。“鸣佩疑从夜月来”,诗人更是将自己的玉佩比作夜月中的星星,仿佛是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身份。
尾联则是诗人对神仙生活的感慨和自省。他怀念古代诗人宋玉的才华横溢,但自己却觉得自己难以与之匹敌。这种自惭形秽的心情使得诗人在创作上感到力不从心。
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仙境景象的描绘和对仙人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以及他对人生价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