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独傍少城隈,门外江山翠作堆。
千顷波光涵梵宇,半林斜影接蓬莱。
僧童煮茗烧红叶,游客题诗扫绿苔。
好景留人须尽醉,百年能得几回来。
以下是对治平寺的逐句释义:
- 招提独傍少城隈
- 释义:“招提”指的是佛教寺院,“傍”意为靠近,“少城隈”指少城旁边的城墙。这句诗意味着寺院独自坐落在少城的旁边,给人一种孤傲、清静的感觉。
- 译文:独自屹立在少城的旁边,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 关键词:少城,招提,傍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治平寺与少城的地理位置关系,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 门外江山翠作堆
- 释义:“翠作堆”形容山峦连绵,如同绿色的堆积物一样。这句诗表达了治平寺门前的山水景色之美,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 译文:门外的江山景色,如同绿色的堆积物一般。
- 关键词:江山,翠作堆
- 赏析:通过比喻手法,诗人形象地描绘了治平寺周边的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间。
- 千顷波光涵梵宇
- 释义:“千顷”表示广阔的面积,“波光”指的是水面上的光泽,“涵”意为包含,“梵宇”指的是佛塔或者僧舍。这句诗表达了治平寺周围的水面宽广,波光粼粼,映衬着寺庙的宁静与神圣。
- 译文:广阔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寺庙的轮廓在其中若隐若现。
- 关键词:千顷,波光,涵
- 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治平寺周边水域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体现了寺庙的庄严与肃穆。
- 半林斜影接蓬莱
- 释义:“蓬莱”是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代指美丽的山林或胜地。这句诗形容半山腰的树木影子斜斜地投射到蓬莱山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译文:半山腰的树木影子斜斜地投射到蓬莱山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
- 关键词:半林,斜影,接蓬莱
- 赏析:诗人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治平寺周围的自然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愉悦。
- 僧童煮茗烧红叶
- 释义:“僧童”指的是小和尚或者年轻的僧人,“茗”是指茶,“红叶”通常指秋天的枫叶或者茶叶。这句诗描述了僧人们煮茶的场景,以及他们烧红叶的行为。
- 译文:小和尚们在煮茶时,还喜欢点燃红叶来增添情趣。
- 关键词:僧童,茗,红叶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 游客题诗扫绿苔
- 释义:“游客”指的是来到寺庙欣赏风景的人们,“题诗”即书写诗句,“扫绿苔”指清扫地面上的青苔。这句诗描绘了游客在寺庙内游览时留下诗句,并清理地面青苔的情景。
- 译文:游客们在游览时会留下自己的诗句,并清扫地面上的青苔。
- 关键词:游客,题诗,扫绿苔
-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游客们对寺庙文化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 好景留人须尽醉
- 释义:“好景”指的是美好的景色,“留人”即留住人们,“须尽醉”指一定要尽情畅饮至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希望人们能够尽情享受这些美好的时光。
- 译文:美好的景色让人陶醉,一定要尽情畅饮至醉。
- 关键词:好景,留人,须尽醉
- 赏析:这首诗传达了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要珍惜当下,尽情享受生活。
- 百年能得几回来
- 释义:“百年”指的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能得几来回”表示很难有机会再次来到这个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难得一见的美景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无法再见到这些美景的无奈。
- 译文:一百年的时间,又能有几回可以再来?
- 关键词:百、年、能得几回来
- 赏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惋惜之情,同时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