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兰生空谷,托根何孤清。
耻与群卉伍,修然挺素茎。
日月沐秀华,雨露滋芳英。
一朝辞中阿,以之植蓬瀛。
风姿益娟妙,纫佩当瑶琼。
久矣王者香,不随萧艾荣。

【注释】

幽兰篇:指《幽兰赋》。黄子羽应召入京,此诗以兰自比,抒写对朝廷的向往之情。《幽兰赋》是班固所作。中阿:中天之上。萧艾:香蒿,比喻臭恶的人。蓬瀛:蓬莱、瀛州,传说中的仙山名,借指朝廷。

【赏析】

《幽兰篇送黄子羽应召入京》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兰自拟,抒写自己渴望出仕,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情意深长。

首联“芳兰生空谷,托根何孤清”,开篇点明题意:“幽兰生于空谷”。这是说兰花生在高高的山崖或幽静的山谷,它生长在无人涉足的地方,因此显得格外的清高。这里以幽兰自喻,说自己像那高洁的兰花一样,生长在荒凉偏僻之地,没有同辈的陪伴,独自挺拔地生长着。“修然”二字写出了兰花的高峻挺拔,“孤清”则表明了其不与群芳争艳的性格。

颔联“耻与群卉伍,修然而挺素茎”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不同凡响。他不愿和一般花草为伍,宁愿独自挺立在高高的山崖上。“耻”字写出了作者的不屑,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傲骨。“素茎”即白色的茎干。这两句通过写兰花不肯与一般草木为伍,而要独自挺立的姿态,表现出自己的傲岸品格和高洁节操。

颈联“日月沐秀华,雨露滋芳英”,写兰花沐浴着阳光,吸取着雨露,不断成长。这里的“日”与“月”、“风”与“雨”相映衬,形象地描绘了兰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沐浴着月光,享受着雨露的滋润,从而不断茁壮成长的景象。同时,这也是对人生道路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上艰难困苦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

尾联“一朝辞中阿,以之植蓬瀛”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情感的高潮所在。在这里,诗人将兰花与自己相比拟,表达了自己渴望出人头地,为国家效力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