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还夕夕,春与梦中看。
月有痕知怨,花无言欲残。
羁魂游处怯,醉影别时寒。
一水何曾隔,其如去住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春夜中与友人离别的场景。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朝朝还夕夕,春与梦中看。
    注释:每天都是早晨和傍晚,春天的景象就像在梦中一样。
    译文:每一天都如此,早晨和傍晚时分,春天的景色仿佛在梦中一样美丽。

  2. 月有痕知怨,花无言欲残。
    注释:月亮上有痕迹可以感受到悲伤,花儿无声地想要凋零。
    译文:月亮上有痕迹,可以感受到它因离别而产生的哀愁;花儿没有声音,但却似乎在表达它们即将凋谢的命运。

  3. 羁魂游处怯,醉影别时寒。
    注释:我的灵魂在游荡时感到害怕,分别时的酒影也显得寒冷。
    译文:我的思绪在游荡时感到害怕,分别时酒的影子也变得寒冷。

  4. 一水何曾隔,其如去住难。
    注释: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未被隔断,但分别却让人难以决断。
    译文:虽然有一条小溪从未被隔断,但分别总是让人感到困惑和难以做出决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哀愁。诗中的“春与梦中看”和“月有痕知怨”等句子,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传达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通过对比“朝朝还夕夕”和“一水何曾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分隔所带来的困扰和矛盾。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