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凤那可驯,托迹穷幽邃。
群动争朵颐,纷纷竞相噬。
何意爪牙雄,隐身翠微里。
朝膳松下麋,夕饮涧中水。
矢心不咥人,逍遥白云际。
日与龙为徒,优游保终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案】
译文:
麒麟和凤凰是难以驯服的,它们托身在穷幽之处而不肯轻易离开。
其他的飞禽走兽争着伸长脖子吃食物,纷纷争夺,相互残杀。
谁想到它那威武雄壮的爪牙却隐藏在深山翠绿里。
早晨它在松林边吃草,晚上在涧水旁饮水。
即使有人想咬它一口,它也矢志不渝,逍遥于白云之间。
整天与龙为伍,优游自在,终始如一。
赏析:①首句“麟凤”点明所咏之禽,即传说中的神兽“麒麟”“凤”。《说文》:“麟凤,瑞兽也。”《尔雅》:“有鳞曰龙,有翼曰凤。”《广雅》:“凤谓之皇,龟谓之灵”,皆指祥瑞之物。
②第二句写“麒麟”栖息之所,“群动”指众多的禽兽。“竞相噬”形容它们争食、争斗的情状,表现了“麒麟”的威猛和不可亲近。
③第三句写“麒麟”,言其威猛,可称雄霸一方。“隐身”指隐遁山林,不再出没,与世无争。
④第四句写“麒麟”的神态动作:“朝膳”、“夕饮”描绘其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翠微”指青葱的山色,“隐”字用得好,既表现了“麒麟”的隐逸,又暗合了下文的“逍遥”。
⑤第五句写“麒麟”不吃人,“矢心”意为发誓,表示忠诚。“不咥(吃)人”指不会伤害人类,“逍遥”则表现了其自由自在的生活。
⑥第六句写“麒麟”的悠闲生活:日与“龙”为侣,终日悠游;夜则保终守一,始终如一。
⑦尾联写“麒麟”的悠闲自得,不受外界干扰,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