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相送处,无奈柳条长。
咒引天花落,经翻贝叶香。
浮杯吴水绿,飞锡海天苍。
后夜涵江月,应期到上方。
译文
- 在京城的都门外送别我这位僧人,无奈柳枝太长无法相送。
- 僧人念动咒语让天花落下,经文翻到贝叶香。
- 浮杯吴水碧绿如玉,飞锡海天苍茫。
- 后夜明月映江边,应期到达上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僧还莆田(今福建省福州市)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和祝愿之情。
注释
- 都门 - 指京都或京城的城门。
- 无奈柳条长 - 诗人无法在京城外与送行之人相望,只能看着长长的柳树枝叶摇曳,表达不舍的情绪。
- 咒引天花落 - 僧人通过念咒语让飘散在空中的花瓣落下来,象征着佛法的加持。
- 经翻贝叶香 - 经文中翻到了贝叶经,贝叶是佛教经典之一,此处指诵念佛经,散发出的香气。
- 浮杯吴水碧 - 形容水色清澈如同浮在水面上的杯子一样。
- 飞锡海天苍 - 僧人乘坐的锡杖在海天空阔中飞翔,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 涵江月 - 指江面上的月光,“涵”意为包含、包容。
- 应期到上方 - 期待着僧人在未来某一天能够回到上面的地方,“上面”可能指的是更高的境界或目的地。
- 上方 - 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修行地或更高级的修行场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送行、诵经、观水、赏月等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充满了禅意和超脱世俗的意味。诗中的“天花”和“贝叶香”,以及“浮杯”、“飞锡”等词语,既富有诗意,也蕴含了佛教的元素,反映了作者对宗教修行的理解和向往。同时,诗中的离别情绪也表现得十分真挚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未知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