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江上楼,有妇弹箜篌。
试弦一再弹,迟迟声且柔。
情繁指转急,曲长心难收。
一曲未及终,泪下如迸流。
忆昔始学时,昼夜为淹留。
拟将知音托,百年叙绸缪。
谁谓知音者,如何事远游。
朱颜能几度,青阳倏五周。
遗谱不复理,疏弦已终投。
所思在天涯,望望江上舟。
东风昨夜至,春光满汀洲。
强整昔时欢,徒增今日愁。
愿因东风翔,吹落古交州。
夫婿马上回,闻之应白头。
【诗句解释】
- 湘江江上楼,有妇弹箜篌。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妇女在湘江之畔的楼上弹奏箜篌的情景。
注释:湘江:中国长江中游流经湖南省的主要河流。江上楼:指湘江西侧的高楼。
- 试弦一再弹,迟迟声且柔。
注释:试弦:尝试弹奏乐器的弦。一再弹:多次弹奏。迟迟:形容声音缓慢、悠长。
- 情繁指转急,曲长心难收。
注释:情繁:情感复杂或情绪多变。指转急:指手指转动快速,弹奏出急促的声音。曲长:音乐持续的时间很长。心难收:内心难以平静下来。
- 一曲未及终,泪下如迸流。
注释:一曲未及终:一首曲子还没结束。泪下如迸流:眼泪像水流一样涌出。
- 忆昔始学时,昼夜为淹留。
注释:始学时:开始学习的时候。昼夜为淹留:日夜都在留恋这里。
- 拟将知音托,百年叙绸缪。
注释:拟:打算、计划。知音:懂得自己心意的人。托:寄托、寄托于。百年:指长久的时间。叙:交谈。绸缪:比喻夫妻关系亲密、恩爱。
- 谁谓知音者,如何事远游。
注释:谁谓:谁说、谁认。知音者:懂得自己心意的人。事远游:因为事情而远离家乡或亲人。
- 朱颜能几度,青阳倏五周。
注释:朱颜:年轻美好的面容。能几度:能有多少个这样的时刻。青阳:青春阳光。倏:忽然、突然。
- 遗谱不复理,疏弦已终投。
注释:遗谱:失传的乐谱。不复理:不再去整理。疏弦:松弛的琴弦。已终投:已经结束了演奏。
- 所思在天涯,望望江上舟。
注释:所思:所怀念的、所思考的。天涯:远方的天空,比喻思念之人所在的地方。江上舟:江上的小船。
- 东风昨夜至,春光满汀洲。
注释:东风:春天的风。昨夜至:昨天到达。春光:春天的美景。满汀洲:填满了小洲。
- 强整昔时欢,徒增今日愁。
注释:强整:勉强整理过去的快乐时光。昔时欢:过去的欢乐时光。徒增:只能增加。今日愁:如今的忧愁。
- 愿因东风翔,吹落古交州。
注释:愿:希望、愿望。因:凭借、依靠。东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齐国,齐桓公送给他一匹马和一把剑,并告诉他“以尔车来,与吾马还矣”,意思是说:“用你的车回国吧,把我的马给你。”后来,重耳得以回国即位,成为晋文公,所以后人称晋国为“古交州”。
- 夫婿马上回,闻之应白头。
注释:夫婿:丈夫、妻子。马上回:骑马归来。应:应该。白头:白发,指人老。
【译文】
湘江边的楼台之上,有一位妇人正弹奏着箜篌。她试着再次弹奏,声音却越发地悠扬舒缓。内心的情感如同指尖转动一般急促,而曲调却愈发地绵长而深沉,无法收回。一曲尚未结束,她已经泪如泉涌,仿佛要倾盆而下。回忆起当初开始学习弹奏箜篌的日子,我日夜留恋于此,不愿离开。曾经计划把这种深情寄托于知己朋友身上,希望能够与他共度余生。然而,谁知道知音者何时能够到来?岁月流转,青春不再,转眼间已是第五个春天过去了。失去了乐谱不再整理的遗憾,松散的琴弦也已经结束了演奏。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望着江上的小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相思之情。春风昨夜拂面而来,春意盎然,小洲上弥漫着生机与活力。我努力想要重新整理昔日的快乐,却只能徒增今日的忧愁。我希望能借助春风的力量,让心中的古交州飞向远方。我的丈夫骑着马归来,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感慨万千,头发也会渐渐斑白。
【赏析】
这首《古意》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对逝去青春岁月的哀叹。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位妇人在湘江边楼上弹奏箜篌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诗中不仅描绘了妇人的情感起伏和心理变化,还通过对比手法,将妇人对往日欢乐的回忆与如今的痛苦现实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朱颜”和“青阳”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此外,诗中的“春风”、“江上舟”以及“古交州”等元素,也寓意着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爱人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也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感慨与反思。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李端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