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西幸剑门时,远忆涪州贡荔枝。
今日思陵图画里,两宫甘旨不胜悲。

【注释】:

上皇:指宋高宗。西幸:皇帝到西边去。涪州:今四川涪陵县,当时是朝廷的荔枝产地之一。甘旨:美味佳肴。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咏史之作。诗中通过“上皇”和“今日”的时间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奢侈腐化生活作风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困苦。

首句写宋高宗西狩途中,想到远在涪州的荔枝,不禁感慨万千。“剑门”一作“剑阁”。《太平御览》卷二七六引《括地志》:“剑门山,一名剑阁,在益州阆中县西,故蜀之关也。”宋时称四川为蜀。《元丰九域志》卷一:“剑门,在剑州嘉定县东一百里,南至益州一千三百里。”《舆地广记》:“剑门山,在剑州嘉定县东一百里,即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五出祁山处也。”“西幸”,即西巡。据《宋史·后妃传序》载,高宗“尝幸建昌(今江西南城),幸虔(今江西宁都)”。

次句写宋高宗到达涪州后,怀念起故乡的荔枝来。荔枝产于岭南,而宋高宗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十二月下诏:“应诸路常贡之外,每岁以所获上供荔枝、龙眼等物,各不得过百斤。”可知宋高宗曾因荔枝而感到“思陵图画里”的悲哀。

第三句是说,如今当了皇帝的高宗,在宋室的宫廷画图里,看到两宫的生活,不免要想起过去吃荔枝的情景,内心不胜悲伤。这一句是说,宋高宗现在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仍然怀念着过去的旧日生活,特别是对于家乡的荔枝更是难以忘怀,从而反映出宋高宗对过去奢侈腐化的追忆。

这首诗通过对宋高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困苦和人民的疾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