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神岳镇西都,汉畤秦封此奥区。
鳌戴五峰连地轴,龙湫百道落天吴。
村翁报事春秋肃,圣代明禋礼数殊。
我亦升中乞昭贶,四维千载巩皇图。
吴山
巍峨神岳镇西都,汉畤秦封此奥区。
鳌戴五峰连地轴,龙湫百道落天吴。
村翁报事春秋肃,圣代明禋礼数殊。
我亦升中乞昭贶,四维千载巩皇图。
【注释】 吴:指浙江省杭州。吴山即浙江杭州的西湖。吴山在杭州城西,是西湖的屏障。
巍峨:高峻雄伟。
神岳:神话中的山名。
镇西都:镇守京城的意思。
汉畤、秦封:汉代和秦朝在这里设立过祭坛和祭祠。
奥区:幽僻的地带,这里是指吴山一带。
鳌戴:鳌鱼头顶上的石头。
地轴:指地球的地轴。
龙湫:形容瀑布飞流如龙。
村翁:指当地村民。
报事:报告情况。
春秋肃:春秋季节严肃。
圣代:圣明的朝代。
明禋(yin):祭祀时烧柴祭神,使烟直上,以表示恭敬。
礼数:仪式规矩。
我:指作者自己。
升中:登上山顶之意。
乞昭贶(guàng):希望得到上天赐福的恩惠或礼物。
四维:指国家统治的四个方向,即东、南、西、北。
巩皇图:巩固帝王的基业。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登吴山时所作。全诗描写了杭州吴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登临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国家的深厚感情。
首联“巍峨神岳镇西都,汉畤秦封此奥区”,描绘了吴山的壮观景象,它如同一座威严的神岳,屹立在西都之上,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痕迹。同时,诗人也暗示了吴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是国家的象征和守护神。
颔联“鳌戴五峰连地轴,龙湫百道落天吴”进一步描绘了吴山的自然风光。这里的“鳌戴五峰”指的是吴山的山峰像鳌鱼的头一样高昂,而“地轴”则暗指这些山峰连接大地。同时,“龙湫百道”形容瀑布如龙一般从山上倾泻而下,形成一道道瀑布,仿佛天空都被打湿了一般。这两句诗将吴山的自然景观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颈联“村翁报事春秋肃,圣代明禋礼数殊”则转向了人文景观。这里的“村翁报事”意味着当地的村民正在忙碌地准备祭祀活动,他们的行为显得庄重而有序。而“圣代明禋”则表达了皇帝对于祭祀的重视和尊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仪规范和秩序。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吴山的人文魅力,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自然和国家的重视程度。
尾联“我亦升中乞昭贶,四维千载巩皇图”则是诗人自己的感慨和期待。在这里,“升中”指的是作者自己登上了吴山的最高处,而“乞昭贶”则是希望得到上天的赏赐和保佑。“四维千载巩皇图”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他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像吴山一样坚固可靠,千秋万代都能够保持繁荣和稳定。
这首诗通过描绘吴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国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美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