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彭湖边吹暮笛,浦云不飞江月黑。
寻常一听自堪悲,况是天涯归梦夕。
江声呜咽如不流,败芦拍岸风飕飕。
刻羽已惊栖雁起,流商还接断猿愁。
馀音如缕凄然久,逐臣迁客皆回首。
城南思妇泣关山,塞北征人怨杨柳。
东舷西舫寂无哗,一片蒹葭带露华。
故园今夜罗浮月,落尽寒梅几树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和赏析诗句的能力。炼字,是指用最精确贴切的词语来表情达意。此题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对原词中某些字词的妙处作简要赏析。答题前要通读全句,明确该字在该句中的表达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
“闻笛”,听到吹笛的声音;“黄彭湖”,“浦云”,“江月”,“归梦”,都是笛声所传之处,写出了笛声飘荡的地方。首句点明笛声发于何处,为下文写听笛人的心境做了铺垫。
第二句“寻常一听自堪悲,况是天涯归梦夕”,诗人听到凄凉的笛声,不禁悲从中来,更觉心伤神伤,因为自己远离故园,漂泊他乡,所以听到笛声就倍加伤感。
第三四句“江声呜咽如不流,败芦拍岸风飕飕”“刻羽”“流商”,描写了笛子的哀怨之声,以及江水、风等景物与笛声相和的景象。
第五六句“馀音如缕凄然久,逐臣迁客皆回首”,笛声余音袅袅,悠长地回旋在空中,令人感慨万端。而那些被贬谪之人,此时也都会思念家乡,回首往事。
第七八句“城南思妇泣关山,塞北征人怨杨柳”,这两句写思妇和征人,从听觉角度写思妇听到笛声时的情景和征人听后的心情,表现了他们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东舷西舫寂无哗,一片蒹葭带露华”,描写了夜晚江上寂静无声的景象,衬托出笛声的哀婉动人。
【答案】
黄彭湖畔黄昏时分,一阵凄清的笛声飘过,浦上的云雾不飞,江上的月亮显得又黑又亮。听到凄凉的笛声,不禁悲从中来,更觉心伤神伤。因为自己远离故园,漂泊他乡,所以听到笛声就倍加伤感。江声呜咽如不流,败芦拍岸风飕飕。笛子哀怨地唱着,仿佛连江水也在倾听,江边的芦苇也随着节奏摇曳不已。那凄凉的曲调使那些被贬谪的人更加思念故乡,想起往事。江上一片寂静,没有人说话。只有一片苇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