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书频去,松间石屡移。
阁邻仙子宅,名拟习家池。
客到应留饮,谁堪共和诗。
参天金粟影,宁羡桂林枝。
【注释】
海上书频去,松间石屡移。——作者在海上读书时,因战事频繁,不得不离开;而当作者到松林中散步时,又发现石头被移动过了。“频”和“屡”都是多次的意思。
阁邻仙子宅,名拟习家池。——作者的住所邻近仙女居住的地方,名字与“习家池”相仿,这大概是作者自诩吧。“阁邻”是靠近的意思,“仙子宅”指仙子所居之地。《晋书·谢安传》载:“安常畜妓妾数十人,粉黛艳秀,绮罗芳馥,环坐共欢。”这里以“仙子宅”来比喻自己的住所,也暗示自己有超尘脱俗之才,与神仙为伍。“名拟习家池”,即用“习家池”作比,表明自己的诗才如出一辙。
客到应留饮,谁堪共和诗。——客人来了应该招待他喝杯酒,但谁又能和我同享诗酒之乐呢?“留饮”即宴请客人喝酒,“共和诗”即共同创作诗歌。这里的“客”既指客人,也含有朋友、知音之意。
参天金粟影,宁羡桂林枝。——我头顶上的参天大树的枝叶,怎能羡慕桂林一枝独秀的奇景呢!“桂”指桂林,是广西省的旧称,这里借代桂林。“宁羡”意为岂敢嫉妒。“金粟”指高大挺拔的松树,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才华。“宁羡”即岂敢比拟,表示谦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海上和友人聚会时写的。前两句写诗人在海上读书时,因战事频繁,不得不离开;而当作者到松林中散步时,又发现石头被移动过了。后四句写自己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的快乐情景。“客到”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殷诚接待,并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朋友共同分享快乐的心情。“参天”四句写诗人在自然美景中陶醉,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整首诗语言朴实、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