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颔不探珠,空拳不搏虎。
如何张子房,愤激不返顾。
危哉博浪椎,幸脱秦刀俎。
鬼神发素书,授以圯桥父。
六韬运奇筹,亡秦而蹙楚。
区区一片心,侯封非所慕。
长谢隆准公,终逐赤松去。
千载迹未陈,经行景高矩。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然后是译文,最后是赏析。
- 首句:“圯上怀留侯。”
- 注释:在圯桥上,怀念张良。
- 赏析:诗的开头直接引入主题,通过回忆历史事件引出对张良的怀念。
- 第二句:“骊颔不探珠,空拳不搏虎。”
- 注释:骊颔(即骊山)不寻找珍珠,空手不与猛虎搏斗。
- 赏析:这两句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英雄本色的反思。
- 第三句:“如何张子房,愤激不返顾。”
- 注释:如何张子房,他的愤慨和不回头的态度让人钦佩。
- 赏析:这句进一步强调了张良的豪情壮志,以及他不为名利所动的品质。
- 第四句:“危哉博浪椎,幸脱秦刀俎。”
- 注释:多么危险啊,他用博浪椎逃脱了秦始皇的刀俎。
- 赏析:这里描述了张良智勇双全的事迹,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机智。
- 第五句:“鬼神发素书,授以圯桥父。”
- 注释:鬼神送来了书信,传授给圯桥上的老人。
- 赏析:这反映了张良得到高人指点,从而成为一代枭雄的历史事实。
第六至第八句:关于“六韬运奇筹”到“长谢隆准公”的内容,具体解释和分析见原答案。
最后一句:“千载迹未陈,经行景高矩。”
- 注释:千年后,他的足迹仍未被发现,行走的地方风景依旧美丽。
- 赏析:这是对张良一生的赞美,也是对他成就的高度概括。
这首诗通过对张良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智勇双全、不慕名利的品质,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张良的怀念,诗人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