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担簦过草堂,一尊风雨话游梁。
雁池寂寞芙蓉冷,逢着行人说孝王。
【注释】
邵山:地名。子俊:邵山人,即作者的朋友。话游梁:在湖边谈诗论道。一尊:一尊酒。风雨:风雨交加。芙蓉:指荷花。孝王:汉文帝,名刘恒,谥号孝文帝。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两句是说有位客人扛着伞路过草堂,与作者畅谈了游梁的诗事。后两句写自己寂寞无聊之情。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有客担簦过草堂,一尊风雨话游梁。
雁池寂寞芙蓉冷,逢着行人说孝王。
【注释】
邵山:地名。子俊:邵山人,即作者的朋友。话游梁:在湖边谈诗论道。一尊:一尊酒。风雨:风雨交加。芙蓉:指荷花。孝王:汉文帝,名刘恒,谥号孝文帝。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两句是说有位客人扛着伞路过草堂,与作者畅谈了游梁的诗事。后两句写自己寂寞无聊之情。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理解全诗大意及情感,分析概括即可。 “日暮风沙路转迷”,首句写傍晚时分,风沙弥漫,天色已晚,道路曲折蜿蜒,令人迷失方向。诗人以“日暮风沙路转迷”开篇,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营造了荒漠凄凉的意境;
春日怀长安故人 美人遥忆凤城西,芳草年年路欲迷。 今日出门春已半,樱花如霰晓莺啼。 注释: 1. 美人遥忆凤城西:美人远在天边,怀念故乡的美景。 2. 芳草年年路欲迷:每年春天,道路两旁都是绿草,让人分不清方向。 3. 今日出门春已半:今天已经过了春天的一半,也就是说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4. 樱花如霰晓莺啼:樱花如同雪一般飘落,而早晨的莺鸟开始鸣叫。 赏析:
再过信州师房 信州即今日之江西上饶,为陆游晚年居住之所。师房:指信州的道观。 二十年来寻觅老师,如今关上门闭关不出,秋风中鬓边白发已斑斑。 重来:再次来到;指引:引导;看花地:赏花的地方。 一榻荒凉(jiě liáng gāng láng):形容道观的萧条。野草闲:杂草丛生,显得十分荒凉、冷落。 赏析:此诗写于作者五十四岁(公元1174年)时,在江西上饶的家信国寺闭关读书期间
诗句: 九华宫殿草菲菲,公主西游去不归。 底事不如秦弄玉,至今青鸟恨双飞。 译文: 九华山的宫殿里草木繁茂,公主向西远游却不再回来。 为何比不上秦弄玉,至今还让两只鸟儿双飞。 赏析: 1. 诗的作者通过描绘宫殿中茂盛的草木和公主不再归来的景象,表达了对公主离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以“九华宫殿草菲菲”作为开篇,为读者营造出了一幅静谧而哀伤的画面。 2. 在后一句“公主西游去不归”
【注释】 玉凉枕:用白玉装饰的枕头。 横塘:地名,位于杭州西面。 阿郎:男子的亲称,这里指女子所思念的情人。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诗人梦见自己和情人在明月下相逢,醒来后却只记得梦中的情景,而那地方(即梦中相逢的地方)又隔着荷花,只能远远地呼唤着心爱的人儿。全诗写梦,而以梦境为中心,表现了对情人深切真挚的思念之情。首句“一夜西风玉凉枕”,点明时间、环境,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金谷园 花落楼空委翠尘,千秋明月恨长新。 西风原上群芳歇,独有芙蓉似美人。 注释: - 金谷园:指晋代石崇所建的金谷园,是当时著名的赏花之地。 - 花落楼空委翠尘:花朵凋落,只剩下楼阁空空如也,仿佛被翠绿色的尘埃覆盖。 - 千秋明月恨长新:形容月光永恒不变,而人的恨意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深切。 - 西风原上群芳歇:在西风的原野上,其他花朵都已凋谢,只有芙蓉仍然像美人一样绽放。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秋莺呖呖雨如丝,晓入西园独听时 - 关键词解释: - 秋莺(指秋天的黄莺):秋天特有的鸟儿,以其清脆的鸣叫声著称。 - 呖呖(形容声音婉转悦耳):描述黄莺鸣叫时的声音,给人一种悠扬、和谐的感觉。 - 雨如丝:雨细而密,如同丝线一般轻柔地落下。 - 晓(清晨):天刚刚亮的时候。 - 西园(一个美丽的花园):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清幽、宁静之地。 - 独听时:独自聆听
注释: 龙伯祠前白日斜,山中七日饭胡麻。 龙伯祠在山上,这里指代隐居之地,白日斜指的是夕阳西下。山中七日饭胡麻,意思是山中隐居生活了七天只吃胡麻。 送君最爱春潭水,流出东风玉涧花。 送君最爱春潭水,表示送别的朋友最喜欢的是春天的潭水。流出东风玉涧花,意思是春风送来的玉涧花香流入潭水中。 赏析: 这首诗是王建的《山中四首》之一。诗中描述了诗人在龙伯祠隐居期间的生活情况
【注释】 徐宗伯:徐渭的字,明末清初文学家、画家。沙市: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古为沙市镇,因在长江之滨而得名。沙市狱:指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攻占沙市后建立的政权——大西国政权。沙市: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县东南,汉江入长江处。 十二星辰应土罗:指天上的北斗。应,星与地相呼应。土罗,指土地。 提封:指版图。高帝:指刘邦,西汉开国皇帝。旧山河:指汉王朝统治下的中原地区。 梁邸
【注释】 邵山:地名。子俊:邵山人,即作者的朋友。话游梁:在湖边谈诗论道。一尊:一尊酒。风雨:风雨交加。芙蓉:指荷花。孝王:汉文帝,名刘恒,谥号孝文帝。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两句是说有位客人扛着伞路过草堂,与作者畅谈了游梁的诗事。后两句写自己寂寞无聊之情。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秋莺呖呖雨如丝,晓入西园独听时 - 关键词解释: - 秋莺(指秋天的黄莺):秋天特有的鸟儿,以其清脆的鸣叫声著称。 - 呖呖(形容声音婉转悦耳):描述黄莺鸣叫时的声音,给人一种悠扬、和谐的感觉。 - 雨如丝:雨细而密,如同丝线一般轻柔地落下。 - 晓(清晨):天刚刚亮的时候。 - 西园(一个美丽的花园):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清幽、宁静之地。 - 独听时:独自聆听
【注释】 楼居幽:居住在楼阁中。幽,这里指僻静、清幽。水之隈:水的弯曲之处。隈,水曲的地方。蒙雨含烟:被雨水笼罩,雾气笼罩。只不开:不开放。塔影:塔的影子。似从空际落:好像从高空落下。雁声知:知道。向冷边来:向着寒冷的边境飞来。疏留一径先生柳:稀疏地留出一条小道供人行走的是一株柳树先生。疏,稀疏地。一径,一条小路。先生,指柳树。白拥深山高士梅:白色的柳树枝拥簇着一座高山上的隐士梅花。高士
【释义】 洛阳,古都,位于今河南洛阳市。芳草正漫漫,形容洛阳城郊芳草茂盛的景象。伊王,指周文王,他在位时曾建有祭祀太公的“太王庙”。这里借指伊王庙。古社坛,即太王庙。 毁壁断环收拾尽,意为将太王庙的墙壁和残破器物全部清除干净。青山留与路人看,意为让青山永远留作行人观赏。 【赏析】 《洛阳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律诗。这首诗写于作者任苏州刺史时,表达了诗人对洛阳人民遭受战乱之苦的深深同情。
【注释】秋庄:秋天的庄园,这里指代隐居的处所。江城:即京城长安,唐代时称京城为“江城”。下早霜:九月霜降早。纷纷红叶满秋庄:满山遍野都是红叶。雁鸿:大雁和燕子。冲寒色:冲破寒冷的天气。饭以山田粳粒白:用山上田里的粳米来做饭。粳粒:一种稻米。沙砾蟹螯黄:沙砾中藏着的螃蟹,螃蟹壳是黄色的。怜风景:怜惜自然景色。便欲行歌学楚狂:就想唱着歌模仿楚狂人的行为。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作者隐居生活的田园诗
诗句: 九华宫殿草菲菲,公主西游去不归。 底事不如秦弄玉,至今青鸟恨双飞。 译文: 九华山的宫殿里草木繁茂,公主向西远游却不再回来。 为何比不上秦弄玉,至今还让两只鸟儿双飞。 赏析: 1. 诗的作者通过描绘宫殿中茂盛的草木和公主不再归来的景象,表达了对公主离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以“九华宫殿草菲菲”作为开篇,为读者营造出了一幅静谧而哀伤的画面。 2. 在后一句“公主西游去不归”
【注释】 寄曹能始少参:写给曹能始(字少参)的信。少参,官名,唐时为尚书省的属官或秘书监、秘书少监等的通称。浮山,在今浙江新昌西南,有“浙西第一名山”之称。胜,即景美。水松十二株,指山上松树。华堂,华丽的厅堂。背北郭,面对北城。曲榭,弯曲的楼阁。瞰西湖,俯视西湖。闲莳三山药,闲适地培植着三株人参。高悬五岳图,悬挂着五座山峰的图画。金屏,指屏风。花外拥,花木丛中簇拥。小小侍呼卢,侍妾呼唤赌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