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钟秀自天开,岿然盘礡江之隗。
汉水西来出其下,江流东合涛声回。
江汉滔滔南国纪,万里朝宗自兹始。
秋兴亭前晚黛浓,郎官湖上朝烟紫。
紫翠虽无千万重,蜿蜒远势如游龙。
奠安永壮雄藩域,疏凿曾经神禹踪。
圣功每自遗编见,秀色今看在郊甸。
岩柯何处柏森森,古木苍烟拥台殿。

【注释】

  1. 大别山:中国安徽省境内的一座山脉。
  2. 名山钟秀自天开:形容大别山自然风光秀丽,仿佛天然形成的美景都聚集在这里。
  3. 岿然盘礡:形容大别山巍峨壮丽,气势雄伟。
  4. 江之隗:指长江在山脚下的景色。
  5. 汉水西来出其下,江流东合涛声回:描绘了汉水从山脚下流出,与长江交汇,形成壮观的江流景观。
  6. 江汉滔滔南国纪,万里朝宗自兹始:描写了江汉流域广阔的地域,以及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的历史。
  7. 秋兴亭前晚黛浓,郎官湖上朝烟紫:描绘了秋天时节,夕阳下的秋兴亭和郎官湖上的景色。
  8. 紫翠虽无千万重,蜿蜒远势如游龙:形容大别山的景色虽然美丽但并不繁多,但它们蜿蜒起伏的形态却如同一条游动的龙。
  9. 奠安永壮雄藩域:指大别山脉为稳固国家疆土提供了坚实的屏障。
  10. 疏凿曾经神禹踪:形容古代人曾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以期达到治理水患的效果。
  11. 圣功每自遗编见,秀色今看在郊甸:赞美大别山的自然之美,它的美好已经通过古人的文献记载流传下来。
  12. 岩柯何处柏森森,古木苍烟拥台殿:描绘了大别山上生长着茂盛的柏树,周围环绕着苍翠的树木和云雾,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别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敬仰之情。首句“名山钟秀自天开”开篇即点明了大别山得天独厚、自然风光旖旎的特点。紧接着,“岿然盘礡江之隗”进一步强调了大别山的宏伟壮观。接下来,“汉水西来出其下,江流东合涛声回”,描绘了汉水从山脚下流淌而来,与长江相汇的壮观景象。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大别山历史文化的感慨,认为它不仅是地理上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大别山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沉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