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幻百年中,有如水中泡。
虚形本不实,何以永今朝。
悟此造化意,肆情常逍遥。
夜来风雨至,南园秀芳条。
采之荐美酒,斟酌乐陶陶。
斜川素心友,叩关约游遨。
相携步广陌,遂与品物交。
惊飔乱陵蝉,坠照落岩猱。
归徕枕肱卧,遐思溯寂寥。
黄唐不我逮,缅焉心烦劳。

【注释】

(1)杂体:指五七言诗中的不同体裁。陶徵君:指东晋陶潜(渊明)。

(2)流幻百年中,有如水中泡:人生短暂,如一水泡沫。

(3)虚形本不实:虚幻的形体并不真实存在。

(4)悟此造化意,肆(放纵)情常逍遥:领悟了自然之道,便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

(5)夜来风雨至,南园秀芳条:夜晚,风雨来临,但南园里的花草依然繁茂。

(6)采之荐美酒,斟酌乐陶陶:把采摘的花草拿来做菜,然后与好友一起品味。

(7)斜川素心友,叩关约游遨:斜川是陶渊明的别号,扣门约朋友一同游玩。

(8)相携步广陌,遂与品物交:携手漫步在宽阔的路上,一路上与各种事物交流。

(9)惊飔乱陵蝉,坠照落岩猱(ráo):狂风扫动树枝,使树上的蝉和猴子都掉下来。

(10)归徕枕肱卧,遐思溯寂寥:回到家里,枕着胳膊睡觉,心中思绪无限深远。

(11)黄唐不我逮,缅焉心烦劳:感叹自己无法与古代贤人相比,内心烦扰不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小诗。诗人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田园诗人。他辞官退隐后,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他以恬静的心态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对世俗的繁华和名利看得很淡,他向往自然,追求一种自由闲适、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他的诗作多描写农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语言平淡洗练,清新自然。
首联:“流幻百年中,有如水中泡。”诗人用“流幻百年”来比喻人的生命如同水中的泡沫,转瞬即逝。颔联:“虚形本不实,何以永今朝。”“虚形”指的是人的虚浮形象,而“实”则代表真实的生命状态。诗人感叹虚浮的生命如何能够长久存在呢?颈联:“悟此造化意,肆情常逍遥。”诗人领悟到了自然的造化之意,因此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享受快乐的时光。尾联:“夜来风雨至,南园秀芳条。”夜晚,风雨来临,但南园里的花草依然繁茂。诗人在雨中漫步,一边品尝美酒一边与友人畅谈。最后两句:“归徕枕肱卧,遐思溯寂寥。”回到家里,诗人躺在枕头上休息,心中充满遐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