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寻丘壑伴幽栖,僻径真堪与世违。
翠壁苔深沉鸟篆,高秋木落见岩扉。
台空白玉乾坤迥,火冷丹炉信息稀。
童冠追陪传故事,不妨歌咏月中归。
【注释】
丘壑:山泽。幽栖:隐居。辟径:偏僻的小路。真堪与世违:真的可以脱离世间。翠壁:青绿色的山壁。苔深:指苔藓浓密。鸟篆:即鸟篆字,刻在石壁上的文字。高秋:深秋季节。木落:树叶凋落。岩扉:岩石门。台白:白色的台基。乾坤迥:天地广大。火冷丹炉:指炼丹炉火冷。丹炉:炼丹用的铜炉。童冠:儿童的头冠。传故事:传授经书。歌咏:歌唱。
【赏析】
《游通天岩》是一首写隐逸生活和对道家学说的颂扬之作。诗中描绘了隐士闲居通天岩的幽静生活,歌颂了道教徒清修炼丹的生活,表达了作者追求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漫寻丘壑伴幽栖,僻径真堪与世违”。诗人在闲适的生活中漫游山林,寻找幽静之所,远离尘世喧嚣。他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径,远离了尘嚣纷扰,与世隔绝。这里,诗人用“漫寻”二字,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寻;用“幽栖”一词,描绘出了他闲适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情趣。而“真堪与世违”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与世隔绝的决心和信念。
颔联“翠壁苔深鸟篆,高秋木落见岩扉”。诗人继续描绘了通天岩的自然风光。青绿色的山壁之上,长满了苔藓,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幅画卷。而那些刻在石壁上的鸟篆文字,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秋天来临,树木纷纷落叶,岩石门也显得更加苍老而神秘。这些景象都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颈联“台空白玉乾坤迥,火冷丹炉信息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通天岩的神奇之处。这里的台基如同白玉般洁白无瑕,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块玉石。而那丹炉之火虽然已经冷却,但依然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这些景象都让诗人感到惊奇不已,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尾联“童冠追陪传故事,不妨歌咏月中归”。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能够像那些古代的隐士一样,追随前人的脚步,传承着他们的智慧和教诲。同时,他也不忘享受生活的美好,常常在月光下歌唱,享受那份宁静和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通天岩的描述,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妙与神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通天岩的自然风光、历史传说以及隐士们的日常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希望能够在这片净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