霢霢春膏细,桃源路欲迷。
山巾笼翠树,石发乱香泥。
岐麦欣苗秀,鸣泉杂鸟啼。
悠然恣吟赏,霞采忽明西。
【注释】
霢霢:形容春雨下得细密。桃源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说,渔人从桃花源出来,就进入了一条桃树环绕的小径,这就是“桃源路”。这里泛指山中小径或小道。
翠树:青绿色的树叶。石发:石头上的苔藓。鸣泉:流水的声音。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霞采:像彩云一样美丽的阳光和晚霞。忽:突然、迅速的意思。明西:明亮地照射在西边。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是宁静而深远的,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整首诗通过描写途中遇雨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霢霢春膏细”,以春雨喻细如膏的春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柔和与细腻。第二句“桃源路欲迷”,“桃源路”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地,也暗示着诗人心中的憧憬。第三句“山巾笼翠树”,“山巾”是指戴着帽子的样子,“笼翠树”则描绘出雨后山林中的翠绿色泽和静谧的氛围。第四句“石发乱香泥”,“乱香泥”是指石上生长的草花散发出的香气,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岐麦欣苗秀”,“岐麦”是指分界处的麦田,“苗秀”则形容麦苗生长得茂盛而有活力。第五句“鸣泉杂鸟啼”,描述了雨后鸟儿欢快地歌唱,泉水声与鸟鸣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第六句“悠然恣吟赏”,“悠然恣吟赏”表现出诗人在雨中漫步时的轻松愉悦和对美景的赞赏之情。最后一句“霞采忽明西”,以夕阳西下时分霞光四溢的美丽景色作结,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诗人以“晴窗”为题,寓意在风雨之后,希望看到更加明媚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