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萧瑟虎丘西,山鸟多情为客啼。
季札悲愁新丧子,梁鸿清苦早同妻。
红莲稻美春应熟,锦带花多采不迷。
林屋洞边风物好,何时得共夏黄栖。

这首诗是诗人在吴阊卧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三秋萧瑟虎丘西,山鸟多情为客啼。
译文:三秋时节,虎丘西边,山鸟因秋而鸣叫,显得特别有感情。这里的“萧瑟”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为客啼”则表现了山鸟对旅人的情感。
注释:三秋,指秋季的三个月,即九月、十月、十一月。萧瑟,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虎丘,位于苏州市西北郊的一座名胜古迹,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于此而得名。这里代指虎丘的西面。多情,指山鸟因为秋日的萧瑟而鸣叫,显得格外有感情。客,这里指的是旅行者或游人。啼,即鸣叫。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虎丘西面的秋景和山鸟的鸣叫,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秋天的景色虽然萧瑟,但山鸟却因此而鸣叫得特别有感情,这种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季札悲愁新丧子,梁鸿清苦早同妻。
译文:季札悲痛地哀悼他的新逝之子,梁鸿清苦地与他的老伴相依为命。这里的“新丧子”指的是季札的儿子去世的消息;“梁鸿”则是东汉时期的一位隐士,他的老伴就是他的妻子。清苦,形容生活的艰辛和困苦。早同妻,指梁鸿与他的妻子相依为命,生活艰辛。
注释:季札,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大夫,因儿子去世而感到悲痛。新丧子,即新近去世的儿子。梁鸿,东汉时期的一位隐士,他的老伴就是他的妻子。清苦,形容生活的艰辛和困苦。早同妻,指梁鸿与他的妻子相依为命,生活艰辛。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季札和新丧子的事情以及梁鸿与妻子相依为命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活艰辛的认识。他认为,无论是悲伤还是欢乐,都是人生的一部分,而生活的艰难困苦也是无法避免的。

红莲稻美春应熟,锦带花多采不迷。
译文:红莲盛开,稻米丰美,春天应该成熟;锦带花开满枝头,采摘起来不会迷失方向。这里的“红莲”和“稻米”都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勃勃;“锦带花”则是一种美丽的花朵,代表着丰收的喜悦。
注释:红莲,即红色的莲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旺盛。稻米,指成熟的稻谷,代表着丰收的季节。春应熟,即春天到了就应该熟了。锦带花,一种美丽的花朵,代表着丰收的喜悦。多采,指采摘起来不会迷失方向。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农民们的喜悦之情,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他认为,自然界的美丽和丰收都离不开农民们的辛勤付出和努力,而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乐趣和满足感。

林屋洞边风物好,何时得共夏黄栖?
译文:林屋洞边的景物如此美好,我多么希望能和你一起在这里度过夏天。这里的“林屋洞”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山水风光著称。黄栖,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字,但具体不详。
注释:林屋洞,指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山水风光著称。风物,指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景色。好,表示赞美和喜爱。得共,指能够一起享受这里的美景。夏黄栖,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但具体不详。
赏析:诗人通过表达对林屋洞边风物的喜爱和期待与某人一起欣赏的愿望,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他认为,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享受,而友情则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