髑髅台畔几英雄,血作青磷四野中。
鬼伯不惊魂魄毅,沙场往日共秦弓。
【注释】
髑髅(dúlóu):人的头骨。青磷:一种发光的矿物,古代传说中人死后,尸体腐烂后变成磷火。鬼伯: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神。秦弓: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度量衡、车轨等,并规定以秦国的度量衡和车轨为准。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雷州(今广东雷州市)司马期间。广州北郊有座髑髅台,相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所立之刑场。诗人凭吊古战场,感慨万千。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古战场荒凉的景象;第三句抒发对英雄的怀念之情;末句则抒发自己对昔日战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髑髅台畔几英雄,血作青磷四野中。”是点出诗题的。髑髅台,又称鬼门关、鬼垒,是秦始皇在灭六国之战中设的刑场,因当时死者皆头断骨埋,故称髑髅台。诗人站在髑髅台上,望着四周荒凉的景象,不禁想到当年战场上的英雄们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他们鲜血染红的土地。
颔联“鬼伯不惊魂魄毅,沙场往日共秦弓。”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描绘。鬼伯,是指那些能够操纵生死的人,他们并不害怕那些已经死去的英雄们的魂魄。而那些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现在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们生前使用的秦弓却仍然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的回忆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战友们深深的怀念之情。
尾联“鬼伯不惊魂魄毅,沙场往日共秦弓。”是整首诗的总结。鬼伯们并不担心那些已经死去的英雄们的魂魄会再回来,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英雄们生前就已经足够坚强了;而沙场上的那些战友们也并没有真的离开过这个世界,他们生前使用的秦弓还在继续使用着。这两句诗是对上一句的回应,也是对整首诗主题的一种升华。